分卷阅读49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发现,我玫在码字的时候,面无表情哎。]

[真的,好冷漠……]

[你是怎么用这么冰冷的一张脸,写出那么可爱的女孩子的?]

*

大厅一楼。

看到这里,淮映勿忍不住用气音笑了两声。

然后在显示屏右边的空白栏,写下新的笔记:

人物:小如

性别:女Omega

职业:应届毕业生

年龄:20+

家庭:封建保守

w?a?n?g?阯?F?a?布?y?e??????ù???e?n????〇?Ⅱ?⑤????????

性格:坚强勇敢乐观

果然不出他所料。

沈昭陵之所以第一个人物阿赖,没有用第一人称“我”,而是用来第三人称“他”。

是因为,还有一个真正的“我”存在,也就是女主小如。

这次,阿赖变成了“旁观者”,通过旁观小如的论坛内容,来了解她的生活和故事。

是“戏中戏”、“文中文”。

一个男主……一个女主……

淮映勿眼神一滞。想起在《茧镇》当中,故事也是以一男一女的形式进行下去的。

当时,男主是记者何羿,女主是诗人银鎏金。

虽然第一视角“我”是男主何羿,但是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里面的灵魂人物,其实是女主银鎏金。

何羿,附庸风雅,虚伪好色——俗。

银鎏金,热爱文学,善良脆弱——雅。

淮映勿知道,在文学创作当中,也是典型的一种文学手法,叫作——“人物对比”:

即通过角色二者之间鲜明的性格,形成的强烈的对比,以此来表达情感、烘托主题。

算是沈昭陵,个人很喜欢的用的一种文学技巧。

……

这一次,在新鬼故事《燃烧》当中,又是一男一女的组合形式:

男主,阿赖,流氓无赖,混吃等死。

女主,小如,女大学生,不屈不挠。

“……”

淮映勿光是看着笔记上的这两个角色,就好像已经懂了什么。

他还特意看了弹幕,发现并没有和他一样,发现这个事实的人。

为什么呢?

淮映勿默默想到。

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读者视角”,会更关注“剧情发展”,通过沈昭陵写了什么,来预测后面的剧情。

说:“哇,真是太讨厌这个人了!”

但他自己,更喜欢站在“作者视角”,通过观察“写作手法”,来预测沈昭陵的个人主题表达。

说:“这个用了什么新的写作方法。”

说话简直都不像正常人……

淮映勿按了按自己的太阳xue,突然觉得很头痛。

这种个人习惯,就算让自己转变,恐怕也转变不过来吧。

没办法啊……谁叫他是个臭画画的,平时喜欢看书,怎么也算是半个作者,没事还喜欢搞搞文艺批评。

批评家喜欢干嘛啊,就是喜欢瞎分析,瞎评价。

看似高高在上,其实……却很难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因为在了解了写作技巧,和每个作者的写作习惯之后,就太容易预测到作者写什么了。

书籍,从此对于淮映勿来说,都是一种会被他“剧透”的东西。

像提前知道了谜底的谜语,也就失去了探索的兴趣。从此了无生趣。

上一本,完全让他预测剧情走向的,还是……还是他的《双生》。

没办法,那本书的剧情走向实在太颠了,一章换一个主角,还一会就反转一下。不仅他猜测不到,其他读者猜测不到……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