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舒并没有行礼告退,说完这话后,就这么转身出了承安帝的寝宫。而随着他离开,围了皇宫十多天的玄甲军卫也一并离开了。
回到城南宅子的云舒,坐在窗前静静地喝了一壶茶,直到萧谨行来了,他才招呼对方坐下。
“怎么了?”
云舒重新倒了一杯茶,沉默地喝着,萧谨行也没有着急,安静地陪着他。
直到云舒杯中的茶喝了大半,他才轻轻开口道:“皇家果然没有什么亲情σw.zλ.可言。”
承安帝对永王是,永王对那些皇子们也是,甚至于承安帝对那些曾经呵护着长大的小皇子们更是。
萧谨行伸手盖住云舒的手背,轻声道:“你不是。”
“你与他们不一样。”
-
承安帝虽然不能说话,但是脑子并没有糊涂,所以当他听到云舒带着玄甲军离开皇宫的时候,半天没有动静。
其他朝臣面面相觑,不明白夏王为何突然就退了。
有人小心翼翼道:“莫非夏王真的于帝位无意?”
若是当初的承安帝听到这话肯定会很高兴,但是现在,他却有些急了。
他的身体出了问题,小皇子们自然是不可能再继承帝位了。至于外面的楚王燕王,他更不可能选他们,如今他的选择只剩下云舒了。
况且最近一段日子与云舒相处,他才惊觉之前对这个儿子有多疏忽。虽然对方不会诚惶诚恐地讨好他,甚至很多时候会气得他说不出话,但也正因为此,才让他感受到了寻常百姓家父子相处的那种感觉。
承安帝使劲抓住高满,示意对方扶他起来,随后用他还能动的右手,写了一份旨意,当着众臣的面,交给了萧芜。
萧芜惊讶地看着承安帝,“陛下……”
承安帝继续在纸上写下几个字,明日早朝,宣。
时隔半个月,承安帝再次出现在了早朝之上,虽然是用软轿抬着上去的。
他歪斜着嘴角,高满时不时为他拭去口角流出的涎液。
但朝臣们并没有在意承安帝如何,他们的心里只有一件事,也是今日早朝唯一的大事。
此次宣诏的并不是高满,而是萧芜。
众臣俯首听令。
“天下之本,属於元良;四方之明,资其冢嗣。……”①
他的声音浑厚,传遍整个大殿,随后由下一级的传令官,将这道旨意一层一层地传递下去,直到传遍大雍每一片土地。
“……,皇太子舒,天纵聪明,日跻圣德,今以庶政,委之十五子,宜令权监国。”②
第173章
大理寺狱中。
永王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儒雅,盘腿坐在稻草堆上,面上一片坦然,丝毫不见之前的疯癫。
见云舒低头进来,他仿若在自家王府般自在,招呼云舒自便。
云舒一掀衣摆,在长凳上坐下,问道:“永王叔找我有何事?”
永王看着面前的云舒,不解道:“本王自觉行事谨慎,从未在人前露出破绽过。云厚弘的五石散是王居明给的,逍遥丸则是杨家借金吾卫的手献上去的。你即便知道那道密旨是假的,如何就怀疑到了我头上?”
永王确实一直隐于人后,并未与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