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2(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又有人昂首而出,大声道:“你们知道北胡为何从不缺军粮,因为我们的百姓就是他们的两脚羊啊,秋天大晋的田埂上晒得都是谷物,而北胡的牧草上架着的是人干。二十年来我们坐看他们统一北地,一步步变成庞然巨兽,眼下他们兵强马壮,又岂会止步在河岸?”

“他们杀卫将军,是打破第一道防线,建康已经岌岌可危,我们断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虽然他的声音振聋发聩,但还是被保守的大臣四两拨千斤,据理力争:

“建康易守难攻,北胡要想远征强攻也绝非易事,何况出兵动武是何等劳民伤财的事,朝廷有钱吗?有兵吗?!”

简简单单一句话就说进人心坎里,引起不少附和的声音。

各州分治带来的矛盾不但在于税收还在于人口,一州刺史就宛如诸侯国主,对“国土”完全掌控,所以朝廷无法伸手控制这些地方的军队,也直接导致他们对地方军队缺乏调遣的能力。

王权不振,世族专兵,这个问题从未解决,也不可能解决。

因为九成以上官员本来就是利益的所得者,他们永远会拥护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法则,以此维护他们世世代代的权利。

至于北胡,那仅仅是一只讨厌的跳蚤,时不时蹦跶起来,喝一两口血。

他们靠着抢掠大晋抵御各种极端恶劣的环境带来的影响。

断不会把这口肉就这么囫囵吞了。

所以朝廷上持乐观态度,得过且过的官员不在少数。

毕竟自南渡建康以来,大晋从未向外派出一兵一卒,以守为攻一直是主流。

皇甫倓高坐在龙椅上,冷眼观察下方唾沫横飞的臣子们。

他万万没有想到,即便火烧到眉毛上,他们还坚决反对出兵!

那一声声争执让他寒意砭骨。

坐于明堂之上,裹在华服之中,可他的血肉还在经受幼年在北胡的鞭笞与折磨,鲜血沿着他的脊梁流淌不止。

“东家,这么久了也才‘借到’一千两百人,杯水车薪,对于谢郎君用处也不大,也不知他们那边会不会好一些?”

廖叔为罗纨之撑着伞,夏天气候多变,常常出门前还阳光明媚,不一会就阴云密布,下起大雨。

雨水敲打油纸伞面,叮叮咚咚,比人的心跳还乱。

罗纨之摇摇头,“三郎面对的是比我还要艰难的处境,那些世家自视甚高,更难被说服。”

“那我们怎么办?”廖叔一步一趋跟在她身后,眉头紧锁。

一整个月,罗纨之都在为这件事东奔西撞,没有歇一口气,若是普通的女郎早已经泄气不干了,她却没有说过一声累。

可就连廖叔都觉得自己像根快拧断的麻绳,罗纨之又怎可能不累。

“无论我们能集结多少人,这件事三郎都一定会做,但只要能战的人多一些,胜利的希望就多一点。所以不到最后,我们不能停下。”

罗纨之停了脚,又转头问他,“那些侍卫已经送走了吗?”

廖叔道:“已经让他们带着路引与信物去就近的苍字营报到。”

“粮草现下开始运输了,记得提醒我写信给严峤,少量分路,不要引人注意。”

“放心,我都记得。”廖叔忍不住提醒她道:东家忧思太重,还要保重身体。”

罗纨之点点头,“我知道的,只是答应三郎的事情我……”

因为她答应的事情并不顺利,难免有些沮丧难过。

“谢郎君肯能能体谅你的困难。”

这件事论谁来做也不可能做的比罗纨之更好了,他是看着这女郎从一个胆怯生疏一步步走到现在熟练圆滑。

商界能够承认她,并给与她尊重,都是她用努力与勤奋换来的。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