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6(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有谁能念奏疏的?”郭敞问道。

立刻就有人冒出了头,得了这?桩差事,给郭敞念奏疏。等到手头这?封奏疏念完,王志通已经将今天的奏疏都整理好了,效率真是极高的。

郭敞就将随手批了几个字的奏疏往王志通面?前一扔,道:“这?还是朕的封疆大吏呢!一个地方上的案子,明?明?几百字就能说?清,偏偏他写?了一本上万字的奏疏。知道的晓得他啰嗦,不知道的只当他勤勉,这?是给朕写?万言书?呢!”

此?时地方上的案子,除了一些特殊的,可能引起?极大社会反响,或者牵涉广大的。有的重罪案,也是每件都要上报中央,甚至直接给到皇帝这?里的。当然,后者大多?数就是走个过场,皇帝批阅个‘知道了’就行。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流程是要走的。

王志通不好在这?种?事上说?什么,他是个很有分寸的宦官,所以当下只是道:“官家,这?也是他们想?着事无巨细,好叫官家人在京师,也能清楚地方上的事儿...至于说?详略得当,说?的简单,却是多?少?相?公都不纯熟的?”

“说?不得,是这?位大人没想?到官家的难处...他们想?不到官家要日?理万机,不知道要接多?少?个他这?样大臣的奏疏,还当官家只看他这?一个呢!”

“嗯,这?话说?的不错,很有些智慧在其中了。”郭敞点?点?头,然后就像是想?到什么一样顿了顿,忽然就笑?了:“朕想?起?来了,素娥有一回说?过差不多?的话。”

不知道为什么,郭敞原本有些烦闷的心情,一下就好了不少?。重新拿起?奏疏,不用小?宦官来念,自己看了起?来,精神头又恢复到了最开始的样子——王志通看着这?一幕,只低着头谦卑地挪到一边去待着,仿佛什么都没看到。

过了一会儿,是郭敞之前召见的官员来了...几位即将赴任的地方官。

这?也是大燕的规矩,凡是要到地方上任职的官员,当皇帝的都会亲自见一见,问一些问题,布置一些任务。

说?起?来,这?也不是大燕的独创,过去曾经就有这?样的制度...这?种?制度之下,皇帝能始终维持着对地方的关系——哪怕有一天这?种?见面?流于形式了,有这?个形式也比没这?个形式好。

这?次来见郭敞的几个赴任地方的官员,官职有高有低,有的去地方要做知州、县长,但也有两人是去做转运使的。大燕在地方上最高一级的地方官,就是‘转运使’...这?两个转运使可以说?是能吏、干吏,没做过京官,一直都是做地方工作的,政绩斐然,郭敞都对他们印象深刻。

“...此?去南方,第一要紧的便是除去那些大族,有他们总是拦在朝廷与苗民百姓间,要几时才能化胡为汉?”郭敞交代了其中一位要做转运使的官运,这?个官员履职的地方在西南,后世贵州一带。此?时那儿还是汉夷杂处,治理起?来非常见难度。

“除去那些大族,倒不是说?斩草除根,真个那样了,地方上也要不行了。对他们,知道该怎么做吗?”郭敞问道。

“是,官家。”官员连忙道:“臣有些考量,但没到当地打交道,也只能有个大致。无非是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