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吃猪皮冻,也想吃栗子、烤红薯、烤年糕,还有烤肠、烤肉、涮火锅。

冬天真是一个品尝美食的好季节。

当天中午,夫夫二人就挪步去住院,一家四口,窝一处吃火锅。

用的铜炉,下面烧炭,上面悬着锅子,桌上全是烫菜。

江知与说:“大嫂快生了,待会儿吃完,我跟小谢要去那里看看。”

陈冬夫夫已经回了县城,生孩子在县里生。宋明晖给他们安排好了,稳婆、郎中,孩子的奶娘,都请好了。

生孩子是大事,鬼门关前走,赶上冬天,不便之处很多。

谢家今年才在丰州安家,只这一门亲戚,他们要多看顾着点。

江知与也顺理成章被“催生”了。

都说要苟着过日子,镖局都关门了,铺面缺货就缺货,暂时不补。

家里吃着余粮,其他全是农庄的产出。二房的家资,还算不错。

书斋也没补新货,当地就有刻印作坊,常用书籍能跟上。

茶馆里,一到冬天生意更加好。戏班子到年底时,也忙得很。

再有新得的钱银,保持现在的开支用度,都能过五年。

外务不用忧虑了,就只剩下家务事。

家里人少,就该添丁了。

反正都是苟日子,闲着也是闲着。

江知与闷闷吃饭,红着脸不接话。

闲着也是闲着,他们最近胡闹多,但怀崽的事,得看缘分,看时机。不是他想要怀上,就能怀上的。

饭吃一半,门房来人报,来喜带着两个书童,还有何镖头夫夫俩,载着两车行李,已经进府。

江知与忙起身。何镖头夫夫跟他们家关系近,他算晚辈,该去迎一迎。

京都镖局的人做了饵,吸引开了明面的追杀。江承海心里挂念,一起起身。

宋明晖身体留了隐疾,畏寒得很,见风就咳,在室内没出去。

谢星珩出来,叫厨房的人再加菜,也另摆一桌酒。

何镖头夫夫俩,跟他们一起吃。

新开的席面,让来喜带着书童吃。

何镖头提着两只木箱,这都是谢星珩的书。

一箱是鹿鸣宴那天,主考官孟培德赠与他的。

另一箱是谢星珩找顾慎行要的。顾慎行的叔叔是国子监祭酒,当时谢星珩只要了书单,没想到顾慎行如此仗义,给他送来这么多书。

大启朝纸价平常,根据种类,便宜的、贵的、有价无市的,都有。

书价却一直没下来,尤其是科举用书。抛开基础的四书五经,其他书目,价格都极高。

有个参考,谢星珩初来丰州时,用抄录的大家文章,就换了五两银子。

这两箱书的分量与情义都很重。

寒暄一番,入座后,何镖头拿了两封信出来。

一封是给江承海的。丰州说要关了镖局,他们听话照做了,后续兄弟们怎么安置,他们要来面谈。带来的信里,是几位先生草拟的基础情况。

四海镖局能以民间势力稳稳扎根,与镖局的“义”字文化息息相关。

活着管吃喝,死了管妻儿。

关门以后,活人还好说。其他伤亡镖师们,又该作何安排?

故土难离,镖局又多是武师,聚集的人数多了,朝廷当土匪剿杀,他们连冤都不能喊。

京都镖局是直属江承海的财产,不是南地那种挂名分舵,另有许多细枝末节的东西,涉及到银钱,他们只能不顾麻烦的,一条条确认。

另一封信,是给谢星珩的,是镖局近段时间打听到的消息,郭先生亲笔写的。

不重要的在前面,他扫一眼,就能过。

比如赵铭,中秋那天挨打过后,他被顾慎行和许行之送去了医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