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只听得一声“咄”响,箭矢就已牢牢扎在了箭靶上。

还正中那靶心!

别看这箭靶的距离还不算远,可对于接触到弓箭时间还不长的李清月来说, 已是个不小的长进了。

李清月顿时跳了起来,甚至当即转身, 朝着后方不远处站着的两人挥了挥手。

或者说……是挥了挥她手中的短弓。

“阿耶阿娘,你们看到了吗?”

她语气里是毫不掩饰的雀跃, “我射中啦!”

“看到了看到了。”武媚娘也顺势朝着她招了招手,“你当心着点,别让弓弦割伤自己的手。”

见李清月朝着她点头,像是听明白了她的意思,武媚娘这才放心地继续往前走去。

只是当女儿已不在她的视线之中后, 她还是不由朝着身边之人嗔怪了一句, “您不该跟她说这样的话。”

什么话?

自然是那句“大唐还缺属于自己的, 年轻的,且能独当一面的将领”。

可李治哪里会想到, 李清月跑来问这句话本就是别有所图,甚至在弘化公主求援失败的现实面前,更为确信自己想要加快脚步的计划没什么错,这才朝着他发出了这样一个具有诱导性的问题。

而李治,他是真觉得那句话既不显得敷衍,又能将自己的形象挽回一下。

至于阿菟说的什么,想要给父亲分忧,找到这样的将领,李治反正是权当她在开玩笑的。又或者,这最多能够算是小孩子的孝心。

哪知道……

唉。

吐谷浑那边的情况,在媚娘提出了调度西州都督府长史裴行俭前去的建议后,最终被敲定了。

李唐暂时分不出人手来支援,这一点在朝堂上的意见很统一。不仅是将领不足,物资也不支持远上青海,和打“游击战”的吐蕃相持。

相比之下,派遣出一名有本事的官员协助吐谷浑作战,在必要的时候负责斩杀吐谷浑族中叛将,更符合大唐的利益。

裴行俭也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

李治将其改任兰州都督府长史,又另加了个名号,叫做“吐谷浑督军镇抚”。他要履行的是何种职务,在这个官职名字中已表现得很明显了。

结果李治随即就听到小女儿问起了裴行俭的年龄。

当听到他当年的“年少气盛”是三十多岁的“年少”,现在都已满了四十岁后,发出了一句感慨,“不年轻了呀”。

然后又听她向着母亲问起了大唐近来表现出色的年轻官员,一问之下又发觉,居然没有一个能独当一面的。

这可好了,正该按照她之前的话做下去!

找不到人怎么办?本着要为阿耶分忧的想法,那就努力努力自己上吧!

别人说这种话,可能经历过几次挫折,也就差不多能确定,自己不是干这件事的料了。

可李治的这个女儿不一样啊。

早几年间就已展现出的聪慧,让她在分析起局势的时候还挺头头是道的。按照武媚娘和李治所说,那个启用裴行俭的想法,还得算是得到了阿菟的提示。

再看她自己的实际表现好了。

若说此前的演练武艺,已经能让人看出她的体质拔群,像是真能练出点东西,那么在她陆续进行了骑马和射箭的学习后,这个长进的速度就更不是寻常孩童能有的。

她是认真地要来一出“我行我上”!

李治都看得有点震惊。

尤其是当他自己还在康复进程之中,女儿却已经开始督促自己往武将方向成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