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眼见正从门外有侍从行来,像是有要事禀报,李治连忙转移开了话题,“有什么事?”

侍从禀报道:“新罗王为封禅之事亲来中原,向陛下送上国书急报一份。”

“拿来给我。”李治面色一振。

连李清月都没想到会是金法敏亲自前来,更何况是李治。

但一想到邻国国君亲自到来对于这封禅的意义,李治便觉心中一阵欣喜。

然而他打开这封国书的时候,惊见其上在开头写道:

“臣金法敏言:伏惟天皇天临海内,帝有域中,九州知日月之明,臣民建维新之业,伏惟天后化含万物,训正六宫,天下被涂山之音,海内仰河洲之教……”②

第203章

“陛下, 怎么了?”

见李治的动作停滞在了当场,武媚娘出声发问。

李治怔然回神:“……无事,不过是未曾料到这新罗国主在信中提及的称呼罢了。”

算起来, 金法敏的这封国书在内容上并无什么不妥,和西域诸国在两月前便已送达的并无太多区别。

大唐携先后战胜西突厥、回纥联军以及吐蕃、党项联军的大胜,意图封禅泰山以彰显霸主威仪, 对于周边的小国来说,确实可以算是一出乘胜追击的威慑。

谨防大唐随后的动兵会选择朝着他们袭来, 这些小国不仅在获知了封禅的消息后飞快派遣出了足够有分量的使者前往大唐,作为封禅大典的与会之人, 也在国书之中表达了对于大唐的服膺与敬佩。

金法敏的这封, 也是如此。

此人当真是个相当合格的政客,在信中还不忘提及早年间前往大唐进学的经历,说起自善德、真德女王时期便与大唐进行的建交, 也说起三年前协助大唐攻伐百济、高丽的结盟,以示己方与大唐的友谊牢不可破。

仿佛是为了显示自己到底有多识时务, 金法敏还在信中提到,倭国的大化改新创举, 相比大唐这尊庞然大物的腾飞,真可谓是萤火欲与日月争辉。

要不是李治先被这个“天皇天后”的称呼惊了一跳,光看后面的那些,他都该夸赞金法敏乃是大唐的忠臣了……

但这个将皇后真正在国书之中也与皇帝相提并论的叫法,却仿佛是突然以一种谁都没想到的方式, 将一巴掌甩在了朝堂不少臣子的脸上。

连新罗此等蕞尔小国的国君在到访中原的时候尚且知道, 天。朝上国的皇后正是与其天子并肩治理天下之人, 合该有此资格,在泰山封禅中占据一个格外重要的位置, 更何况是这些大臣!

皇后自显庆五年他风疾发作后便开始正式插手政事,又在去年正式越过了二圣临朝的分水岭,影响力也早已抵达边陲。

别管担任熊津大都督的到底是不是皇后所出的安定公主,对这些边境小国来说,是他这位当今天子亲手将皇后往上托举到这个位置,也成了他们所理解的“天后”,也必然要在此次封禅之中隆重登场,以彰显大唐的帝后和睦、声名远扬。

若他李治真遂了这些朝臣的心愿,在泰山封禅中阻拦皇后充当这个亚献的位置,又或者是如那些迂腐之人所说,非要在皇后于祭地禅礼之时还要让她如同朝堂之上一般垂挂幕帘,只怕才真是要让金法敏这些人都看了笑话!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