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命,却也将老虎打死,最后他更是直接将老虎的拆分了卖了,倒是卖了一个高价。
大理寺外,二人虽是只有数日未见,可内心的踌躇与煎熬对他们来说仿佛重活一世。
“刘大哥,那可是二百两银子啊,我不值,我不值的!”
“云妹,休要胡说!是我没用,这么些年也就攒了这么点儿银子。这银子本来是想娶你后给你买大院子的……不过,只要你好好的,银子还能再赚。”
“刘大哥!”
陈慕云那张不再年轻的脸上,泪珠滚滚而落,刘猎户凶狠的面容上,不知何时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二人相视一眼,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分,日光融融,两个不再挺拔的身影,渐渐远去。
……
陈家村案告一段落,京城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又转为不日即将公布的杏榜。
会试三年一度,且此番前来的举子人数众多,往往需要半月,甚至更多的时间来评阅考卷。
但今年会试考卷一到诸阅卷官的手里,众人便不由得眼前一黑。
究竟是谁说这位陈大人是个温厚的性子?!
究竟是谁?!!
一问试群英,从古至今何人敢用?
又有何人有陈大人这般……不怕死的气魄?
可也正因如此,让本次评卷的难度进一步提高了,可以说,此番考生的上榜与落榜,或许就在一线之间!
十八名阅卷官丝毫不敢懈怠,用了整整二十日的时间,这才将两千余名考生的答卷由每位阅卷官具阅了一遍。
力求此番会试,可以尽可能的做到公平公正,如此他日对圣上和此届考生也能有个交代。
但如此繁重的工作,在最后的三日里竟是生生将两位年事已高的翰林累的昏了过去,可即使如此,给同僚塞了一片参片,也要爬起来继续看卷子。
时间稍纵即逝,转眼已经来到了三月初七,这一天,所有的阅卷官都已经将考卷阅览一遍,在他们的商议下,选出了两百一十份考卷,送入帘内。
而此时,陈庭齐与谭越书二人也已等候多时了。
谭越书看着那厚厚的几盘考卷,心里微松了一口气,看这人数,这次倒是也能交的了差。
随后,二人便一人占据一方书桌,开始查阅考卷起来。
因本次其他题目旧题居多,是以大多数是一些陈词滥调,而能在两千余名考生中,被选出来的这两百份考卷则是以遣词用句、入题精妙等多方位进行评算。
而这里面,两位主考需要重点查阅的是被十八位阅卷官共同推举出来的前十名考生。
一般来说,这十名考生不会被主考轻易否了,且本次会试的会元、亚元、经魁也自其中决出。
这会儿,陈庭齐和谭越书各自取了最上层的五份考卷,不得不说,这千里挑一的考卷比之寻常考生实在胜其多矣。
且这十位考生的文风各不相同,只单单看他们的行文,便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沉浸进去。
陈庭齐这会儿表情微微和缓,他率先拿到的这份考卷居首卷,可以想见乃是十八位阅卷官共同认可的一份。
这位考生文风醇厚,无论是经义、还是诏诰表、亦或是策问都可称一句锦绣文章,仔细读来,颇有韵味。
但陈庭齐还是将注意力放在了那道论心之问,只是这一读,却是让陈庭齐的眉头不由自主的微微蹙起。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