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次郁离进城,便让她扯些布回来,给她做两身衣裳。

绣坊布庄都有成衣卖,不过那些成衣比较贵,不如自己扯布做的实惠。

郁离一一应下。

昨儿傅闻宵就和她提过扯布做衣裳的事,她决定还是用自己的银子去扯块布回来,就不用周氏卖绣品的银钱了。

出门时,天色已经大亮。

村民们都趁着日头不晒,在地里忙活,看到郁离经过,他们疑惑地看了一眼,并未打招呼。

主要是郁家二房的几个姑娘都是埋头干活的,大伙儿对她们并不熟悉。

来到村头的河埠头,郁离等了会儿,便见一条船过来。

这船是从隔壁村那边过来的,沿途若是有人坐船,便会停下来。

此时船上已经有两个人,还堆着一些东西,应该是去城里走亲戚的人,一般人可不舍得坐船去县城,坐一次船要四文钱,四文钱都可以在城县吃一碗素面,还能剩一文呢。

郁离不认识进城的路,决定坐船进城。

撑船的是一个中年汉子,皮肤晒得黝黑,是隔壁村的人,姓王,大家叫他王艄公,据说还是郁老三的妻子王氏的本家。

王艄公摇着船,将船停在河埠头旁,见到郁离时,迟疑地问:“你是郁家二房的离娘?”

郁离嗯一声,上了船后,找了个位置坐下。

船上的两个客人好奇地看她,第一印象是这姑娘实在瘦得厉害。

王艄公一边摇船,一边笑道:“我经常送你的两个兄长去县城读书,听说他们明年要参加县试,县试若是过了,就是童生……”

说话间,脸上止不住的羡慕。

别看郁家二房、三房做牛做马地供着大房读书,像冤大头似的,其实在外人眼里,他们对郁家是非常羡慕的,羡慕郁家出了三个读书人,而且据说郁敬德、郁敬礼的学识比当年的郁老大要好,有望能考上秀才。

一旦兄弟俩考上秀才,那可不得了,郁家可是有两个秀才公,不仅能免赋税,也跟着改换门庭,一家子都光荣,届时二房和三房也跟着沾光。

王艄公作为王氏的本家,对郁家自然也是有几分了解的,是以才会见到郁离时,便认了出来,只是一时间不太确定。

他心里很清楚,郁家并不怎么重视二房的女娃们,很少见她们在外面走动。

这会儿乍然看到她,自是不太确定。

郁离不擅言辞,也不知道怎么与陌生人相处,安静地听着,并不搭话。

王艄公也不在意,说完郁敬德兄弟俩,又问道:“离娘今儿进城有啥事啊?”

难得见她居然会坐船进城,不禁好奇地问一句。

郁离道:“去买粮食。”

“啥子?”王艄公有些懵,乡下人还要进城里买粮食吃?

难道郁家没粮吃了?

不对,好像听说前阵子,郁家二房的长女嫁人了,嫁给同村的一个傅姓书生,这还是王氏回娘家时随口提了一句,王家人才知道的。

对于郁家将姑娘嫁给同村的书生冲喜的事,外村人并不怎么清楚,主要是傅家搬到青石村后,行事低调,加上在这边也没什么亲戚走动,更没啥可说的。

是以对这桩亲事,也只有青石村的人闲暇时聊上几句,倒是没往外说。

主要的原因,也是不想得罪郁家。

谁不知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