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通飞快地赶了过来,如实禀报道:“孟大人气绝身?亡。”
总管太监观望着孟道年的尸体,还?没拿定?主意,忽然听见一声叹息。总管太监转过身?去,纪长蘅站在距离他一丈远的门廊处。
纪长蘅是太后?跟前的女官。她深受太后?宠信,宫里的奴才都不敢冒犯她。她的官阶略低于总管太监,但她的主子是皇帝的母亲。大梁朝一向以“忠孝”二字治国?,太后?的地位极其尊贵,总管太监必须顾全纪长蘅的体面。
总管太监用一种亲切的语调问道:“您怎么来了?”
纪长蘅朗声道:“奴婢来传达太后?的口谕,景运门外的文臣都去洛春阁的厢房住下,等候发落。太后?宣召了二十名太医,在洛春阁为文臣治疗伤病。”
洛春阁与景运门的距离不到十丈。洛春阁之内,还?有三十多间厢房,足以容纳这两百多位文臣。
总管太监正要开?口,纪长蘅又道:“请容奴婢多说一句话,诸位大人的谏言,太后?已经听到了,诸位大人,请你们移步洛春阁。立储一事?,非同?小可,这一时半会儿的,商量不出结果。宫里的主子们都要慎重考虑,办案查案耗时更长,诸位大人先别着急,安心在洛春阁养伤,免得横生?枝节,牵连到自家人的身?上。”
纪长蘅面朝着众多文臣,微微弯腰,向他们行了一个礼:“诸位大人都是饱学之士,天底下最讲‘理’字的人,你们最明白事?理,最通晓法理,没有抗旨不遵的道理,奴婢请你们三思?而后?行。”
那些文臣刚刚经历了一次波折,惊魂未定?,此时也愿意听从太后?的懿旨。他们互相搀扶着前往洛春阁,只剩几个顽固的年轻人跪在地上。
纪长蘅抬起手来,她身?旁的御林军就出动了。
御林军驻扎在景运门附近的“南群房”之内,共有一百二十人。他们并未参与皇帝对文臣的镇压,却遵循了太后?的命令。他们强行掳走了那几个年轻人,将其关押在南群房。
即便太后?不问朝政,她在皇城中?的威望也是极高的。太后?仅仅派出了一名女官,便平息了景运门的动乱。
雨水淅淅沥沥,不停地冲刷着宫道,血腥味变淡了不少,纪长蘅默默地看着孟道年的尸体被御林军抬走。她的眼神格外寂静,静得镇定?,静得空茫,静得连一丝波动都没有。她在皇城住满了二十年,曾经亲眼看过宫女和?太监被杖毙,飞溅的血肉沾到了她的裙摆,她还?要和?其余奴婢一起跪谢皇恩。
所谓的“皇宫”,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可怜人死在这里。纪长蘅起初是很害怕的,如今她把生?死看得很淡了,无论她这辈子能否善终,那都是她的命。常言道“天命难违”,太后?就是她头顶上的“天”。
纪长蘅穿过了景运门,从外朝回到了内廷。
她追上了太后?的凤辇。
太后?坐在靠窗的那一侧。窗帘微微地飘荡着,透过一扇明净的琉璃窗,纪长蘅瞥见太后?挽起的发髻,以及发髻上的锡杖形金簪。
太后?正在闭目养神。她的右手拈着一串小叶紫檀佛珠,珠子被她的拇指一颗一颗地拨弄。凤辇距离皇帝的寝宫越来越近了,她仍是一副心平气和?的模样。
过了足足一刻钟,凤辇停在了皇帝寝宫的门口。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