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并不常见?。

大部分地区的田

地还是被?贵族、豪族、宗族、绅族控制着,他们或许不会在明面上反对?华瑶,却有可能在暗地里给她使绊子。

这其中的是非曲折,一言难尽,但她的改革势在必行,她的决心无人能及。

华瑶站起?身来,走到近旁一座木柜的门前。

她打开木门,从中取出一支白口铁铸成的铁犁,名为“白口铁犁”,较之?常用的木犁,这种铁犁更耐磨、更小?巧,使用起?来轻便?灵活,开土翻田的效果更好。

“你们看看,”华瑶一把拎起?铁犁,“这是我准备推广的新式农具之?一。”

在座的众人之?中,唯独秦三和齐风种过地。

秦三的父母都?是佃农,她从小?就做惯了农活。

齐风出身于贫农之?家,刚满四岁就下地干活了。但他不善言辞,也不知道如?何改进农具,他安安静静地看着铁犁,从始至终一言不发,就像一座沉静的石像。

秦三原本想与齐风交谈两句,可他一副沉默寡言的模样,她也懒得和他搭话了。

秦三快步走向华瑶,从华瑶的手中接过铁犁,掂量两下,又在地上拖行了一段距离。她确认道:“这个?东西,还挺有用的。”

华瑶认真地问:“能有多大用处?”

秦三实话实说:“肯定比原来的木犁、铁犁好用得多,很能省力。说真的,我小?时?候,爹娘把我当牛用,我就像一头牛,拖着木犁,在田里耕地。”

华瑶赞赏道:“那你还真是挺厉害的。”

秦三充满干劲:“多谢殿下夸奖,容我多说一句,白口铁犁的实际效果,要?在田地里试出来。”

华瑶自然而然道:“我已经在水田和旱田里分别试验过了,效果确实很不错,不过新式农具多半是铁制的,秦州北境的铁矿产量很低……”

华瑶的语速逐渐变慢了,谢云潇适时?接话:“凉州铁矿产量极高。”

华瑶拖着铁犁,走回自己的座位:“确实,凉州盛产铁矿,足够供应凉州、秦州,以及岱州全境的需求。”

铁犁撞击着地板,发出咣当咣当的响声,声音停在谢云潇的耳边。

谢云潇从未参与过农耕,但他读过不少与农学相关的书籍,他提议道:“农具、农耕、农作物的改良,应当循序渐进,农官与农户时?常沟通,互相听取双方意见?,及时?向上反馈,有助于殿下运筹决策。”

华瑶很爽快地答应道:“我准备在宛城郊外的百亩田地上试验一番,每隔二十天,让农官去农庄上实地考察,与农户聊聊天、谈谈近况。”

谢云潇道:“实地考察,必须求实务实,农司的官员,最忌讳官场风气。”

华瑶道:“官场风气,说到底就是一副官架子,农官的架子大起?来,农户可不敢说话了,那我给农司的拨款,也就打水漂了。”

话已至此,选拔、任用农官又是一桩大事?。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