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6(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对比炒酱的生意,他们家落后太多了。

陈桂枝有点感伤:“你爹那时候就说送你去读书。”

黎峰不提当年,他现在就是在家里识字,老童生的家门都不想进。

那些书拗口,没意思。摇头晃脑学些不知所谓的东西,他没兴趣。

他这一身的力气,把他摁在学堂里,真是为难他。

他说:“我们也能印书。”

问是什么书,黎峰说不出来。

他没法跟娘说什么书,也没法子当着弟弟的面说。

这顿晚饭吃完,黎峰把陆柳叫到房里,从炕柜里拿出画册,跟陆柳说:“我问过谢岩了,我们可以印这个。”

陆柳脸蛋通红:“怎么印?要拿出去吗?我们都还没看明白呢。”

他俩都想着挣钱,荤话说两句,就坐到椅子上,把画册摆开,说起印书的事。

黎峰下午在鲁老爷子那儿多留一阵,怎么个印法,他都打听清楚了。

图画的雕版要贵一些,是八十文到一百五十文钱一页。

需要他们加工印出来装订好,要再给工钱。

只要雕版,就给工费就可以了。

做完以后,在雕版上刷墨,印在纸上,晾干墨迹就是一幅画。

看一本书有几页,够数就装好。

他们有好几种装法,一般给书生看的书,都是线装书。

杂话书册都是浆糊刷的,也不会刷太仔细,多翻翻就可能脱页。

别的装法,鲁老爷子没细讲,常见的就这两种。

他们各自拿几本画册数一数,最多的才二十页,少的才九页。

按照图画来算,就是三十八幅和十六幅,首尾两页是封皮,没有图画。

黎峰又拿了算盘出来。

他们家余银不多,这阵子刚起头,各处花销大。

要起作坊,有人搭伙,得要个半年时间。

这样攒起来的银子,才够他们家占大头。

如果印书挣一笔快钱,就能很快拉起班子了。

画册也能做小一点,巴掌大就行,这样省纸。

一刀纸有一百张,一张大纸可以裁出一百零八张小纸。

他们刚开始印,买一刀纸就够用了。

一根墨条约莫印一本半书,看用墨数量。

画册就这几页,一根墨条应该可以印个三五本。

黎峰打算先买半刀纸、十根墨条、十幅画。

十幅画的雕版要八百文钱到一千五百文钱,半刀纸是二百文,十根墨条要二百五十文钱。然后拿回家,他们自己装订。

这些就只能有个三五十本,算少一点,三十本。这种书在书斋里都没叫价,三钱银子一本。黎峰算二钱银子一本,三十本书,就能卖出六两银子。忙活一次,能挣四两多。

陆柳:!!

拿到这个银子,再做些雕版,做厚书和薄书。

雕版到手,后边成本浮动不大,二十页的卖三钱,十页的卖两钱,抬抬价。

差不多把县西四个村子走完,他们手里攒出银子,就可以先把作坊弄出来了。

画册也就在村落里走走,村落里有钱人不多,价钱就这样,抬不上去。

去县里,走街串巷问一问,也能零散卖一些。

长久不行,村落里做生意,一家有了,等于家家有,可以互相借阅,就一些手里有闲钱的小年轻,会在手里留个一两本。

这笔钱挣完,就得看有没有新鲜货。所以后面不多印,先把作坊弄起来。作坊是要紧事。

然后就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