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明年之前,我会多多用功,好好钻研。高了不敢想,举人一定考上。”
陆杨不懂科举读书的事,听完先给予肯定,再是夸夸,心里把这些东西过一圈,大致能懂。
再往上考,什么策问、什么诏判表,一听就不是《四书五经》相关的东西,书难找,文章难寻,学起来困难。
陆杨盘算着,他可以跟金老板有个合作,银钱上多让利一些也没关系,但要金老板帮忙,多找一些文章来。
这事要见见乌平之再说。乌家本来就会在京城寻摸文章,金老板再厉害,也就是个县城的小书斋老板,以生意来说,还没乌老爷厉害。只是开着书斋,认得的书斋老板多,说不定有好门路。
再是张大人那里,找个机会,看看能不能搭上关系,送送礼。
这位是正经进士出身的,别的东西不好说,进士文章少不了。借来看看也是好的。
然后是县学的教官们。上次陆杨见过,他们都对谢岩挺好的,都是惜才的人。
谢岩不好去县学读书,但私交也可以啊。往后看看不能去他们家中拜访。
若是不便,就请私塾的梅先生会一会老朋友。
陆杨记得,这些教官们很穷。
读书人两袖清风,穷日子不好过,接济太多遭人厌烦,不如在屠户哪里存点猪肉,以后恩师们割肉吃,可以不用给钱。
在屠户那里存猪肉,是百姓过日子常有的事。
某个年节,家里收的肉多了,吃不完,会送到肉摊,让屠户记着斤两。算他存的。
存来的肉,屠户当时就能转卖给别的客人。他往后来割肉,就是新鲜现宰的猪肉。
刚好黎峰介绍了老龚,他去照顾生意,可以问问。
另外,东城区的刘屠户那里也要存点猪肉。
天暖了,他不方便跑那么远买肉,但刘屠户给他拿了八只猪崽,之前也便宜给他肉了,恩情不能忘。
早前,他刚开始采买食材准备卖包子的时候,罗大勇还给他买了几十斤猪肉。他手里捏着银子,错开分账的日子,互相都冷冷,过了热情劲儿,他再存上肉,罗大勇就不好说拒绝,两家关系还能长长久久。
只这一会儿,他脑子心思都活了,转瞬之间,就盘算了这么多事,谢岩伸手在他眼前晃一晃,问他在想什么,陆杨一一说来,听得谢岩皱起眉头,恨不能哭着求他:“杨哥儿,你要少想一些事情!”
陆杨尬笑两声,趁左右无人,在他脸上亲了下。
他想蒙混过关,谢岩还记挂他的身子,没法让他混过去。
夫夫俩拌拌嘴,到了关门的时辰,陆杨收拾桌子,谢岩去搬梯子收幌子、上门板。
隔壁丁老板见他在家里,又跟他搭话:“谢秀才,最近可出风头啦,我都听说你的威名了!”
没想到,隔壁住的秀才这样厉害。
就看那书的销量,少说能挣百两银子,不显山不露水的,这才叫闷声发大财。
谢岩又努力人情世故了一下:“没什么威名,就是写点东西罢了。丁老板,你家孩子读书吗?我这儿还有两本小书留着,可以给你家孩子拿一本看看。”
丁老板买了一本,他家儿子才七岁,入学不久。他看这书卖得红火,想着也不贵,就搭着买了一本。
买完了,才听市井风言风语,说那个写书的秀才叫谢岩。当时就拍脑门了!
他就一个儿子,拿一本书就行,话说出来却是:“不用不用,我买了,你出书,咱们邻里邻居的,我当然要照顾一下生意了。”
谢岩牢记教诲,不管他是不是客气的,都把今天的聊天话题给圆了:“没事,这书还没写完,过阵子我考完试就出第二本,到时我给你拿来,我们邻里邻居的,你儿子就是我侄子,送他一本看看。”
丁老板听着眉毛挑来挑去,眼里惊讶连连。
不得了哇,这秀才相公口才见长啊。
他往包子铺里瞧,果然见到陆杨在,听得直笑。
丁老板朝他拱手:“陆老板,你相公的人情我先领了,祝你们大卖、发财!”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