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都想好了,一个寨子里住着,家里还要收山货,与人为善是必要的,赊账可以,要定好期限。山里日子过得快,他定好一个月的期限。
到期不还,他们不会再卖这个人任何东西,也不会收他家的任何山货。
寨子里人多,这类不要脸的属于少数。
一般人就当时占占便宜,到日子,该给的银钱都给了。
还有一部人是怕陆柳这儿乱记账,他们又不识字,认不得,话都随人说,跟风赊账几回,还是回回拿铜板现买现结,求个心安。
再是亲戚过来,想要以次充好。
比如卖干菌子,自家没晒好,就拿过来,想压秤,多拿些银钱。
少量没晒足的,是正常的,他们出货前,都会再晒晒。故意不晒好,就过分了。
除了没晒好的干菌子,还有一些品相不好的菌子。
这些能收,价格肯定要低一些。他们也想蒙混过关。
知道货款是陆柳这儿拿银子,他们结算的时候,总是打断陆柳的话,不让他说完,一会儿打个岔,二会儿又打个岔。要么就有人一直插话,不让他好好算账数钱。
都捣乱了,还一直嚷嚷着银钱数目,嘴上说着急,干的事情一点都不急,就想陆柳不核对,他们说是多少银钱就掏多少钱才好。
这可是银子!
这批货不好,还会影响哥哥的生意!
陆柳开始还会慢慢来,一天里多来几次,连着多来几天,他就烦了。
他嗓门小,人也软软的,说话没人听。好几次都喊娘了,娘让他自己弄。
他自己弄,他就急眼了。
他舍不得摔算盘,又舍不得砸砚台,只好拿手掌拍桌子。
拍桌子,也没人理他。
陆柳都生气了!
陆杨给他送来两本账本,一本用来记小铺子的账目,一本用来记山货的账目。
小铺子的账,是别人拿钱来,赊账的人多。山货的账,是他们家往外结算,他们没欠银子。
陆柳突然灵光一闪,大声道:“你们不急着要钱正好,这笔银子我先赊着!”
这个话很管用,至少人群安静了一瞬。
但很快,他们又打哈哈,故技重施。
陆柳盯着他们看了一会儿,笑眯眯把账本收了——他说不结就不结!
这伙人再说:“你不拿银子,我们就不卖了!”
陆柳稳得很。黎峰这几次去县里,哥哥都会让他们稳住,回回都说山菌要继续收。
收货的数量也讲明白了,全部收了不现实,有个八成、九成就够了。
寨子里这么多人,总有人往外卖。
有些商人缺货,会到寨子里来收山菌,价格合适,也能往外卖。
拉高了价钱,收的数量就少,这只能流出一小部分。无关紧要。
既然可以放掉一两成的量,这些品相不好的菌子,他不收又怎样?
反正寨子里,就他家能给出好价,不满意可以拿走。
随便他们自己吃,还是去县里卖掉,不管他们。
陆柳不会被三五家人的抱团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