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1(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他这份情义更是难舍难报。

再者,谢岩在私塾过得不错。那里氛围好,能花大价钱去上私塾的人,除却个别被家里强送来的,都是勤学好问之人。他们只求考出功名,名次之争不明显,对有才之人是请教多过打压,这个氛围下,他读书都高兴。

官学里,可能是地位高人一等的原因,也或是名次与利益挂钩,再有人脉积累的诱惑,许多人拉帮结派,早早勾心斗角。他不喜欢。

一般学生请假,都是自己生病、父母生病,他这虽是夫郎生病,也算情有可原。学政大人松口了。

名次不改,这是他应得的。但规定每个季度最少要来一回。

以季度算,三个月来一趟府城,不算过分。

谢岩欣喜应下,连声道谢。

这头定下,就剩生意的事。与合作商人吃饭的日子定在明天,今日空闲,乌平之尽地主之谊,带他们夫夫俩在府城游逛。

府城有码头,陆杨还没见过码头,三人一起去看。

码头附近,和陆杨想的一样,许多扛大包的劳力在光着膀子干活。

附近停靠的船只很多,来来往往的行人穿着各异。商户多,随从的护卫多。这一处多是男人在劳作,附近有很多院妓、船妓,小哥儿小姐儿都有。陆杨还看见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男人在招揽客人,与人嬉笑怒骂。

人多,货多,种类繁复。

凡是在府城商铺看见的稀罕货,在码头多转转,都能找到上游卖家。

这里的客栈街连街,与客栈背靠背的房屋,则是许多暗门子,也叫暗娼。

这就跟陆杨想象的不一样了,他以为码头这种地方,应该是仓库多、卖吃卖喝的多、住宿的地方多,没想到是妓子多。

仓库还要再远一些,过了这几条热闹的街,有许多不起眼的民房。这些房子就是仓库了。放货又住人。

而与仓库背靠背的一条街上,则是一个超大型的集市。

临街商户开着门,生意却不在屋里做,也跟别的摊贩一样,到街上支摊子、摆货。

乌平之家里做生意,对这处熟悉,跟他俩介绍:“这些货物不仅是府城商人会买,还有许多在府城歇脚的游商会看看。商人拿货,基本就是东边的货拿到西边卖,挣个差价。沿着这条运河,到处是商机。”

陆杨心脏怦怦跳。如此说来,他只要有门路,在码头附近能支起小摊子,山货的生意自家就能做起来。

乌平之肯定点头:“对,是这样。就算只做一回买卖,也是一回有一回的挣头。看货、看价、看行情,没谁一开始就是长期的买主,回头客慢慢攒。”

来都来了,到里头转转、看看。

陆杨没打算从府城带货回县城卖,他也不是开杂货铺的。此番过来,只看不买。

结果他家状元郎听见有人吆喝着卖药材,一串串的药材名里,又听见了人参的名字,硬是把他带过去看人参。

陆杨就不想买人参。把他们家的铺子卖掉都不够买一根的!

乌平之则饶有兴趣,跟过来瞧瞧。

他也让陆杨放宽心:“只要不是急需,没有被人强买强卖,以你们目前的家底来说,人参是买得起的。”

急需就会被抬价,强买强卖不必多说,乌平之已经说过他在府城给父亲看病时吃过的亏。

谢岩显然记得这件事,虽是冲着人参来的,却在摊子前看了很多种药材。

他肯学,对这件事上心,陆杨常吃的药材他都认得,药性也都了解。如此在摊前说道一二,摊主还当他是懂行的。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