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全是刘盈自己的主意。自己就不是沽名钓誉的人,刘盈在他面前和在浮丘伯面前的说辞也完全不一样,谁知道刘盈会如此?

刘盈听了他家阿父的抱怨,抱怨的话比刘邦还多:“儒家不就喜欢虚头巴脑那一套?我怎么知道老师是异类?”

刘盈气不过,跑浮丘伯那里念了一遍二十四孝的故事以证明自己无错,并声称是刘邦教导他的。

浮丘伯很生气地把刘邦又骂了一顿,说他误人子弟。

刘邦有口难言。刘盈的系统面板里连跳了两次经验值。

刘盈摇头叹气。看来阿父还不是史书中的汉高祖,现在的心理素质很不行啊。他还没出力,阿父就要倒下了。

浮丘伯最初没有出现在刘盈的系统面板上。

当他连续骂了刘邦两次后,刘盈的系统面板跳出了延迟经验值到账通知。

刘盈抱着手臂沉思,猜测大概是系统卡顿了。

唉,他的系统就是这么废物,真是配不上天之骄子的自己,差评。

因刘邦用大人的虚伪污染刘盈纯真善良的心灵,浮丘伯十分忧虑。

他本来只打算给同门张苍写信。

张苍犯事弃官避难。刘邦很明显是沛县当地豪强,他介绍张苍来沛县,张苍既可以收弟子,也可以在沛县安身。

但张苍这人吧,学识是够了,私德却不是特别好。他来教刘盈,把刘盈往更歪的地方教了该如何是好?

浮丘辗转反侧,后半夜也没能睡着,披着衣服坐在床头沉思。

第二日,他多写了一封信。

当年先师荀子门下弟子众多,弟子们各有所长。他与毛亨在《诗》一学中是佼佼者。

浮丘伯虽然不服气,但荀子认为毛亨在《诗》一途上比他更优秀。且毛亨不慕名利,一心钻研经学,或许将来毛亨的权势地位大大不如其他同门,但最能保护荀子著作的人,定是毛亨。因此毛亨手中藏有最多的荀子的著作和经书注释本。

荀子看人的眼光很准。

韩非死后,浮丘伯和张苍仍旧留在咸阳,比浮丘伯和张苍官职更高的毛亨不仅早早辞官跑路,还令族人离开家乡,分开迁徙。

如果是毛亨,应当能教导刘盈何为藏巧于拙,也能规劝刘邦走正道。

知道毛亨藏身处的人很少,浮丘伯是其中之一。他本不该打扰毛亨,但刘盈的神异让浮丘伯起了贪念。

“如果老师在世,也一定不会放过这个让师门壮大的机会。”浮丘伯咬牙寄出了信。

若毛亨生气,他与毛亨的友谊大概就此断绝了。

若毛亨因他这封信来到沛县,导致老师的著作遗失,那么他就是师门的罪人了。

浮丘伯双手背在身后,手指在宽大的衣袖中轻轻颤抖。

他真的很害怕。

“老师,你身体不舒服吗?”弟子问道。

“我的身体没有不舒服。”浮丘伯回答,“走吧,该出发了。”

已做决定,便不回头。

浮丘伯用过早餐后,与弟子们一同出发。

离开时,他再次规劝刘邦。

《论语》有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无论是求前程还是给予别人前程,比起故意展现出来的言论,更应该观察他真正的品德和才能。这或许很困难,但是刘邦必须习得的能力。

刘邦表面上很谦恭地接受了浮丘伯的劝说,心里再次给刘盈跳了经验值。

刘盈叹息,自家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