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0(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马上,等我戴个帽子!”

·

新建成的商品陈列馆位于紫迎路和延龄路的交界口处,也就是泗水路的西段,距离新新旅馆大概三公里路。

程馆长担心他们不熟悉道路,专门派了车来接。

上车前,骆明煊快速吃了个早饭,颠簸车程三十分钟,总算是赶在约定的时间,到了商业场,和程馆长碰上了面。

之前,纪轻舟就听骆明煊介绍过,这商品陈列馆建得相当壮观,今日亲身来此地一瞧,还真是规模宏大,尤其是与周围低矮灰旧的老建筑对比起来,就更为鲜明突出了。

它整体是由三排两层的楼房相连组成,外加一栋三层的办公楼,所有楼房皆为白墙黛瓦的中西融合式建筑。

白色的楼房围绕成一个类似于“凹”字的形状,房与房之间皆贯通着长长的门廊。

根据程馆长介绍,这商品陈列馆正式开业还是今年九月份的事情。

不到两月,此地俨然有现代商业广场之繁茂,光是看路旁停留的那一排黄包车,便知此地定然人流众多。

“这一栋就是我们商业场的主楼,一二层是土特产陈列馆,三层是我们的办公区。”

程霖春抬手示意那栋房顶上挂着大时钟的建筑介绍,态度温和地朝纪轻舟提议:

“骆先生上回都已参观过了。你是第一次过来,在去看商铺之前,可愿随我先四处逛逛,看看此地特产,了解一下我们这的经营情况?”

纪轻舟望着主楼入口处所悬挂的“振兴国货,推广销场”的口号,饶有兴致地点点头:“那当然最好不过了。”

程霖春似乎也很享受带客人参观自己所管理的商业场。

一边领着他们穿梭在熙攘客流之间,一边嗓音柔和地介绍推荐着本地特产,偶尔回答几个他们的疑问。

骆明煊刚掏钱给自己和纪轻舟一人买了把折扇,扇着风,抬头望见对面二楼长廊上人头攒动,轻吸了口气道:

“程馆长,我看这楼上的客流似乎比楼下还多啊,二楼店铺的生意可是要好些?”

“的确,商店开在二楼,于民众而言是一件新鲜事,去二楼闲逛之人确实要比一楼更多,但生意嘛,也相差无几。”程霖春如实回应道。

“那馆长您推荐给我们的铺子是在一楼还是二楼?”

“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在一楼大致地转悠了一圈,几人又上了二楼。

沿着长廊行走着,纪轻舟一路过去也没看见一家空着的商铺。

每间店铺内都安排着密集的商品,一家家商店招牌悬在门口,一眼望去,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完全是个百货市场。

“这商业场内,现在有多少商家?”纪轻舟询问道。

“不算上主楼的特产陈列馆,共一百零二家。”程馆长示意了下一旁的铺子道:“每店大多是一间屋子,宽一丈三尺,进深一丈六尺,统一这般大小。”

他们谈论时,恰好路过一家竹编店。

纪轻舟望见那店里堆放的、墙上挂满的种种竹筐、竹篮、竹席等器物,觉得颇为拥挤。

此地虽然热闹,但商店太过密集,又是统一管理,没有橱窗,位置也有些狭窄。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