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5(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于是洪勉索性想此处住下了,又担心他这种被朝廷流放、没有户籍的能否在此落户。

这对谢让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便坦然亮明身份,当场邀请洪勉担任州学学正。

谢让笑道:“等过几日老先生病体痊愈了,就叫俞虎将老先生送去陵州,我已告知陈同升接洽。他那两个学生也都是饱学之士,你想想,能陪着老师流放几年的,必然也不会是奴颜婢膝之人。”

“其中一个曾庭彦,我让他做了柳河县令,叫俞虎再留十日,给曾庭彦适应过渡一下,十日内两人交接好了就把俞虎调回山寨。另一个叫吕懋的,暂且安置到州学,老先生病体才刚好,身边也需要人。”

总算把俞虎调回来了。这两年柳河在他们治理下,减赋税,开荒地,抗春旱,兴水利,老百姓日子好过了许多,衣食充足,百业兴旺,柳河已然成为周边最安定富庶的县,反正比陵阳、茂山两县富足多了,俞虎这个不识字的“假县令”实在是辛苦颇多,谢让更是隔三差五往柳河跑。

“回来就让俞虎接手山寨的庶务。”谢让笑道,“他这两年锻炼了不少,可说是已非吴下阿蒙,竟然也认得一些字了,临来时还问我,能不能把他日常惯用的两个书吏带回来,我叫他自己跟新县令商量。”

前任州学学正跟刘炳私交甚笃,真才实学没有,却是个投机钻营之辈,他们进驻陵州后就被谢让撤了。如今有洪老先生掌管州学,用不了几年,州学的学子就能任用了。并且洪勉乃当世大儒,有他这块金字招牌,也能更有利于他们招贤纳士。

谢让怡然地靠在椅子上跟叶云岫说这些事,心情十分不错。

叶云岫笑道:“我没你这运气,路上能捡到大儒,我在家里倒是也得了一个将才。”

她把田武的事情一说,谢让也连连点头道:“此人可用。我们几个得力的统领,都是勇猛善战,打仗没的说,但野路子出身,田武这样的熟知朝廷军队规制,又熟读兵书、擅长阵法,正好是咱们缺少的。”

叶云岫点头同意。马贺、杨行他们很能打,敢拼敢杀,但若是要大规模带兵,恐怕还缺一点经验火候。之前他们山寨兵力少,几位统领都是从五十人的队长干起来的,靠的是武力、义气服众,去年春山寨招兵,各营顶多也就一千兵力。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若有一日他们也能发展壮大到几万、几十万兵马,就目前她手下的各营统领来说,除了一个徐三泰勉强可以,其他的恐怕都不能胜任。

不要说马贺、杨行他们,便是叶云岫自己,也不曾带过那么多的兵。

许多事情,没有人天生就会,但总是要一步步锻炼、一点点学起来的。

至于田武的能力,叶云岫还是想亲眼见识一下,便授意马贺,叫他接下来把降兵营练兵交给田武。

接下来几日,叶云岫看了田武操练降兵,演练队列和阵法,虽说降兵们一时之间配合度还不太够,但也足以看出田武的个人能力。

同时她也能察觉出,经历他们这几个月的磨炼,尤其上一波的“攻心计”教育改造之后,数万降兵有了一种脱胎换骨的变化。

如果说之前这些降兵是“驯服”,如今大约已经从“慑服”进化到了“归心”,对山寨有了认同感和归属感,真正能算是他们的兵了。

半月后,叶云岫和谢让召集各营统领议事,俞虎也交接完毕,正式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