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真丝扇子,一条真丝手帕,一个绣花香囊,各种绣花鞋、虎头帽,小孩包被……便宜的一两百块。贵的几百上千。感觉很符合情况啊。”
【把这个列入重点考察范围。】
“要是这样的话,也能理解我为什么跑了。不止是价格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都属于我用不上的东西,所以我不会买。”
“但是又很好看。我路过了,会忍不住多看几眼。”
“多看几眼,然后注意到旁边的小孩有题目不会做,就很顺理成章了。”奚长庚也持赞同态度。
于是第二天,盛清泉等人去景点的时候,往上爬的同时,观察四周的摊位。
登山的道路两旁,有很多摊位。
昨天的摊位其实就不少,但是和今天比起来,竟然显得昨天的摊位,有些稀稀拉拉了。
哪像今天,挤挤挨挨的,卖什么的都有。
不止有本地人摆摊,还有外地人来讨生活。
带小孩的人也很多。
不过大都不符合他们的目标。孩子不是太小了,就是性别不对。
原著里的小孩是个男孩。
【也许不是今天?!】
毕竟国庆可是有七天长假。不是所有摊子都会摆足七天的。
有些只是临时出来卖下东西,一般就摆个两三天。甚至卖得快的话,可能一天就完事了。
就在盛清泉这么想的时候,突然,盛清泉的目光一凝。
【刚刚那个摊子上,是十六面旗子吗?我怎么记得好像是十五面?】
第175章 好处它得,黑锅你背!
多出了一面?
闻言, 工作人员们不着痕迹地顺着盛清泉的目光看过去。
盛清泉注意到的那个摊位,卖的是各种手工刺绣工艺品,买回家能摆着看, 平常日常生活也能拿来用的那种。
符合了他们之前的推测。
摊主是个三十多岁的青年。摊主身后还摆了张竹编的靠背椅,这椅子估计是摊主站累了用来小憩的。
靠背椅下面, 是一张更矮的小凳子。
有个大概十一二岁的小男孩,正坐在小凳子上,一手托腮,一手拿了根不知道从拿捡来的树枝,百无聊赖地在地上划拉着。
男孩的年纪也对上了!这个年纪的孩子一般都在上小学。
唯一对不上的, 就是对方这会没在写作业。
但是如果原著里奚长庚不是今天过来, 或者不是这会过来,那人家小孩也不能一天到晚都在写作业啊。
好不容易放假,从早写到晚,这是什么人间疾苦。
虽然摊主面前除了摆摊的那张桌子之外, 没有其他桌子。
而摆摊的桌子上货物放得满满当当的, 根本腾不开一点空当让小孩写作业。
但是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小孩写作业其实也不是非要什么正经桌子。
尤其只是临时用用, 就更没什么讲究了。
真要写的话,把摊主身后的那张靠背椅拉出来,就是最好的书桌。
仔细看, 摊主摆货的桌子下面,放了两个篮筐。篮筐里确实都装着各种刺绣品。估计是为了方便随时补货。
但是其中一只篮筐, 边缘露出了一条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