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9(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的陪同下往考院走。

路上有不少吆喝叫卖可在考院中吃食的小铺,偶有考生驻足,不过他们并未多做停留。

陆雩带进去的食物都是青义青耳亲手做的,方便储存,确保新鲜和安全,他吃了不会有问题。

要是在外面买,谁知道会不会吃坏肚子。

“好好考试。”季半夏在外面朝他挥了挥手。

“好的娘子。”陆雩莞尔,旋即便头也不回地走进考院大门内。

季半夏看着他的背影,轻轻吐出一口气。

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送考。

也许离他离开这里,时期已不远。

陆雩并不知道老婆就要跑了。

很快考场内就响起了锣鼓声,衙役举着写有题目的木牌四处巡走。

这已经是考院今日进行的第三场考试了。

前两场为岁试,是甄别秀才的考试,最后今天这一场才是从童生中考取秀才。

院试分为正式、复试两场。考四书文一篇,五言六韵试诗帖一首,时策一篇,墨义一道。

前面的四书陆雩自然信手拈来,很快就洋洋洒洒填写完毕。

至于写诗,乃是他的弱项。不过今日诗帖题目为“夏”,算得上是简单,他略一思索脑海里就有了灵感。

时策指的是论文,分为经策和时务策,也就是学术论文和时局评论。这一道有难度,非常考验考生的水平和对时政的了解。不少考生往年就是败在了这一道。

而今年的题目也非常变态。

“浮费弥广”。

一般考生看到这个题目都懵了。“浮费弥广”,是何意思?

其实就是朝廷的各种财政支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广,这该怎么办?

皇帝要的是实质性的解决办法,寻求开源之法。

这道题目既已出现在院试中,陆雩就明白,自己所料女皇当政后财政紧张是真的。

而这个回答,也很简单。

开源节流,前者多赚钱,后者少花钱。

大部分考生提笔写答案,都会从这两方面下手。

少花钱,便是建议皇帝节约,为民考虑,削减宫中开支,不要大兴土木。

不过陆雩没这么写。在他看来,就算再节约又能省去几个钱?

与其动女皇的钱袋子,还不如充盈国库。

自古以来,国家财政收入税收就是大头。

赚钱,可以出台政策增加收税。但这个也有很多弊端,比如会增加底层农民压力。

就算出律收刮富商地主,实际操作下来,最终压力也会被转嫁到佃户上。

陆雩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另辟蹊跷,写了前世现代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比如得税起征点,阶梯型征税,甚至都年尾收入在一定范围内的农民可退税,都一一点到。

这种政策会让越富的人交越多的税,越穷越少交,更穷的就可以不用交,免税。

实现初步公平,缓解社会贫富差距。

当然这个政策要是真的颁布,陆雩绝对会得罪人,与整个中上层阶级为敌。

不过只是一场考试而已,他没想那么多。

除此之外,还有商税,盐税等等……税收里的门道可多了。

陆雩前世在国外时上过相关的课,略懂一些。要真让他一一写下来,十几张纸都写不下。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