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面要用温水,搅匀之后就是不停地揉压,等面团表面光滑不粘手,就可以蒙上布饧个一刻钟。
趁着这会儿功夫,方竹给灶里添上火,割了两指宽、一指长那么一小条腊肉。
腊肉已经烧过,表面的黑灰被刮得干干净净,露出黄灿灿的肉皮,只需要拿热水洗洗就成。
方竹动作利落地将腊肉切成小丁,放进热锅煸出油,她又拿木勺子从墙边的坛子里挖出小半碗酱豆倒进锅里。
酱豆里盐、葱、姜、蒜、辣子都是齐全的,就算直接吃也没问题,炒的时候什么都用不着加,翻几下就能出锅。
炒好的用竹筒装上,到时带去地里,饿的时候拿馒头一夹一蘸,有油又有盐,保准吃得香。
说起来方竹还是小的时候在跟娘亲交好的绣娘家吃过一回酱豆,后来就再没尝过。毕竟这东西做的时候费盐,一般少有人愿折腾。
但陈秀兰说郑青云爱吃,去山里打猎也习惯带点儿,因此她每年都会做上一小坛。再看看梁上挂的几块腊肉,想来他们母子俩之前的日子确实过得不错,也难怪张翠莲老惦记着。
只是如今郑青云重伤,少了个赚钱的不说,还要花许多银钱买药。这样下去,早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还是得想个办法多赚些才好。
方竹一边刷锅一边想着。
等锅里烧上水,面已经饧得差不多,陈秀兰也给郑青云喂完药回来,她还顺带去院子里揪了几个新鲜的茄子和青椒。
陈秀兰直接把茄子和青椒往灶洞里一塞,拨些滚烫的灰烬盖在上面,就去洗手帮忙做馒头。
两人都是做惯这些活儿的,一个擀面切剂子,一个揉面,没一会儿竹笼屉里就摆满了圆润的荞面馒头。
烧好的茄子和青椒也被撕去焦黑的外皮,洗得干干净净,放在碗里擂成酱,撒了盐和麻油拌匀。
吃过早食,方竹和陈秀兰便背着背篓,扛着锄头下地了。
水沟边的荒地里放眼望去全是半人高的狗尾巴草、小蓬草,中间还网着各种各样的藤子、刺条,看着就难弄得很。
但两人都不是躲懒的性子,放下背篓就拿着刀开始干活。
陈秀兰看了眼前方,提醒道:“你看着些,这草长得深,小心里面有蛇。”
方竹慎重地点头。
杂草丛生的地方就是怕这些,除了地下的蛇,还有树枝子上也要注意,万一捏到毛虫,又或者碰到蜂窝也够遭罪的。
但再怎么仔细,也免不了被草茎划、木刺扎,再被汗液一浸,那是又疼又痒。
好在这儿离水沟近,实在受不了了,就到沟边掬一捧凉水,稍微洗一洗也就没那么难受。
过了晌午,两人才在树荫下坐着歇息,顺便填肚子。
馒头和小菜自然早就凉了,但在地里做活有一口吃的就成,也用不着讲究那么多。
陈秀兰把馒头上下掰开,夹了一筷子烧茄子和酱豆塞进去,狠狠咬下一大口,含糊不清地说:“这草长得那么旺,也不知道种粮食咋样。”
方竹:“勤快些精细着种,收成总不会太差的。”
“说的也是,这再好的地你不好好伺候着,它也长不出多好的东西。”
两人说着话,吃完几个大馒头,又灌了好几口甘甜的山泉水,便重新扎进地里。
杂草割完,还得把草根都挖起来,石头也得捡出去扔到别处。
一亩五分地,两个人忙了两三天才终于整出了点样子。
开好的荒地平平整整,泥土被挖得松松垮垮,看不见什么杂草,瞧着就让人高兴。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