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陆骁看了眼进入心无旁骛状态研究的吴桐,一丝笑意在眸中漾开,真是个不错的孩子,不是吗!

看到这样的好苗子,他都有动心,若是对方同意,收个学生会有意外的收获。

灵感的爆发,让吴桐在孪生素数猜想上往前坚实的踏了一步,虽然还是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已经隐约摸到通往正确道路的方向,只待她一步步的慢慢推演,搭起那座解决难题的桥梁。

正月二十,回家休假过年的京大学子如燕归巢,京大校园里开始热闹起来。无论是独享平静,还是热闹沸腾,吴桐找李教授要了课表,在保持着她的步调,继续着她的学习和研究,偶尔还会去听听她感兴趣的课。

阳历3月14号上午,2010中华数学国家集训队第一次选拔集训再京大开幕,来自各省市的数学骄子在京大齐聚一堂。

参与集训的,除了本次CMO前三十的佼佼者,还有其他数竞选拔出来的精英,总共六十位集训队成员,

在接下来持续十五天的比赛中展开争夺本轮晋级的15个名额,本次选拔赛第一轮就会淘汰掉45名学生。

除了这些六十名真正的集训队队员,另外还有34位的旁听生。这些旁听生,有的是初中竞赛选出来的好苗子,有的则是本届CMO中获得二等奖,及二等奖以上的高一二年级出众学生。本次集训分了三个班,安排了六次讲座和四轮考试,每个班都配备一名班主任,采用全封闭式管理。

本次集训队的领队,正好是因为吴桐,没有回避校方邀请的李轶生,与他搭档的,还有他的一位同事和四个来自其他高校的老师。

统一安排住宿和餐饮,闭幕式会现场以最后的综合成绩公布进入下一轮集训的学生名单。李教授和京大的另一位成老师负责吴桐所在的一班。这个班,基本都是CMO竞赛出身。

考虑着吴桐已经在京大入住学习多日,选拔训练结束还要继续学习生活,李教授就没让吴桐再搬动。

他对吴桐上不上课都表示随吴桐自己意愿,只要按时参加选拔考试,有成绩走流程就可以。集训队的内容对吴桐并没有太大价值,不需要浪费吴桐深入学习的时间。

以他了解到的吴桐的学习进度,如今所谓的选拔赛对她不过是毛毛雨。

CMO考试,研究生的题目她都能信手来做,以吴桐的学习能力,配上京大的学习资源,现在恐怕更上一层楼没有问题。IMO对吴桐来说,也不是什么大挑战。

今年IMO,没有意外,吴桐这一枚金牌不会有问题。

不用跟着集训队的课表走,吴桐的时间一如既往的自由。

今天蹭了物院的课,在对数学深入钻研的时候,偶尔也要换换脑子,她就穿插了对大学物理的学习。

京大开学后,她就又多了项便利,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去寻找合适的课蹭课,京大不排斥蹭课的学生,她的时间安排自由,感兴趣的课基本都可以蹭到。

毕竟是蹭课,吴桐也没光明正大坐在最前端,一般都在教室的后面就坐。

今天台上老师讲的是材料力学。她看过老师介绍,这位是京大物院乃至于全国物理学界都有着不小名气的穆教授。年纪应该刚近半百,年富力强正当年,可以说是目前京大物院的高能物理方向中坚力量,来上大二的材料力学这样的基础学科,真真的是杀鸡用了牛刀。

穆教授是典型的高校教授讲课风格,速度快如机关枪扫射,时不时还来个跳跃式知识点串联,毕竟这些内容,在他们这些大拿眼里,真得是过眼都应该能懂的基础。

这样也就造成了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能够勉强跟得上老师的讲课,大多数学生如坐晕车。吴桐刚结束理论力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