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吴桐,我来教你怎么导入数据建立模型!”阮成旭就着实验室的计算机,给吴桐演示着,实验室计算机配备比较高,远不是市面上那些普通电脑能比的,论性能,只有超算能把它远远拉下。
对于计算材料学,吴桐并不陌生,是她接触材料学后,比较感兴趣的版块。她目前建立的这个数学模型,就是基于计算材料学的一定根底。只是,她转化的更为彻底。
跟着阮成旭仔细学了操作方法,吴桐觉得,她回头有必要增加一些计算机相关的学习,各种计算机语言,软件编程、计算材料学的专业软件VASP、Phonopy,甚至还有详细的化学,材料学内容,都要提上日程。
稍加熟练后,吴桐开始一行行输入她的计算模型,以及各种数据,她的材料模型,是基于要具备抗蠕变性、抗氧化性、要有足够高的强度,还要稳定,具有极强的耐受性的基础上来推演的。
相对于普通的工作者,吴桐的推演有绝对方向的依凭,就是最好的试错工具。元素周期表在列,各种已有元素符号在她心间过的时候,符合她要求正确方向的元素,自然是被她首选筛选出来的,以此建立起了偏向于航空用材、性能更优越的钛铝合金模型。
第114章
憧憬
钛合金具有极强的拉抗性能,世界实验室表面数据,最高可达1764Mpa,但是,这是钛和其他贵重金属的结合,对于大面积使用,过大的代价并没有过多推广价值。
不然,以战机那样大的体积,用那些比黄金还要昂贵太多的贵金属来打造,再大的经济体也承担不了这样的消耗。
目前,最优秀的航空材料,还是钛铝合金,铝相对便宜,占大比例的存在,更符合经济实用价值。只是,铝的大量参与后,钛的密度自然也就相对下降,现实上演,鱼与熊掌不可以兼得。目前,市面上的钛铝合金拉抗性最高也就400-700MPa。
吴桐的材料模型,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推演出更优越的分子结构,更优越的材料配比,加上革新工艺,最终达到更具有抗拉性能、抗蠕变性、以及抗氧化、耐受力更高的超强钛铝合金材料。
提前推演的数据在吴桐指尖飞舞着,输入实验室的计算机里,阮成旭在一旁观看。
“Ti--6Al-zi”
随着吴桐逐步深入的数据,阮成旭看着逐渐成型的分子结构,神色不由愈发的肃然,这个结构?他好像从未见过!
完全迥异于,如今常见的钛铝合金分子结构!
有点儿意思!成华南缓步从外走进来,以手托颚,神色是和阮成旭如出一辙的认真,比起阮成旭只是敏锐自觉感觉到的不对,他看到的,要更宽广一些!
吴桐的初次材料作品,比他预料的或许要让人惊艳许多。
看来,他这未来关门弟子,喜欢开拓创新,多过于按部就班的推陈出新!
在吴桐输入完最后一个数据后,成华南伸手配合的点了确认键,确认对该材料的理论性质进行模拟计算。
很快,软件开始运转跑数据,基于分子动力学的角度,开始计算宏观下,目标材料的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