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和航天航空口的那几位专家,满满都是兴奋,摩拳擦掌要搞固态发动机研发。

不过,再搞固体研发之前,还有个问题需要克服的,但是比起这样的超级燃料,那都不是事。

“比冲高,时间长,温度高,发动机有些吃不消。喷口时间长了就有些软化迹象,特别是全满药柱的时候,最后直接全熔化现象,

减半燃料的,情况好一些!“华雁行遗憾的道,这是不可避免的。

之前的固态燃料,比冲也就两三百,现在猛然增加了三倍多,同样分量的燃料,能比之前耐用三倍多的时间,之前老式发动机的材料承受不住这样超级燃料的冲击,这是必然的。

不是超级燃料的错,他们依然为这样的超级燃料诞生兴奋惊喜,减少燃料配置、改进发动机却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同单位重量的燃料,增加三倍多的燃烧时间,也就代表着,他们的导弹和航天器能够打得更远,更快的速度。

攻克眼前的小难关,这是必须要冲刺的重任。

“咱们的新型发动机材料,不知道能不能承受住超级燃料的高温?”华雁行有些忧心,虽然他们现在用的材料,比之前那些要退役大家伙的发动机材料又有精进,但是很大可能,也承担不起满药柱的超级燃料灼烧。

毕竟,吴桐研发的新型超级燃料,可以说是划时代的进步,有可能超出了目前材料的承受范围。

“华总,我有考虑的,先看看试车效果,再精进!”在设计发动机的时候,吴桐就考虑到了发动机进出口温度较高,甚至出口温度能奔赴3000以上,所以,设计的时候,吴桐就考虑到了融合冷却系统,降低过高温度对发动机的压力,增加能效比。

不过,意外推导出的燃料N24,在她进一步精确数值配比的情况下,数据的确是有些超出了她最初的预料,还好,她有做预留空间,可以尝试一下。

吴桐和华雁行简单的说了下她的想法和精进方向,搞完弹体优化,她准备再做燃烧室喷口新材料的优化推导以及涂层双向推导。

还有弹体新材料都要一项一项慢慢来,一次性无法全部安排上,她遗憾,自己没有多长几双手,没有三头六臂各自为工的能耐。

毕竟固发的技术简单,在六十年代后,固态火箭发动机技术取得进展,现在很多导弹发射都是采用了固态燃料发动机。

弹射发动机与新燃料适配性不足,如果有耐高温涂层进行弥补改进,在现有服役导弹基础上进行小幅度改进,尽快用上新型燃料,增加续航战斗力,这是最快的改进方式。

各种导弹发动机的改革,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搞定的,而且,已经制造出来,进入服役序列的导弹,大幅度浪费立即退役更不现实,如果能够研发出超级耐高温涂层,也能够进一步节省国家损失,且耐高温涂层的用途挺多的。

新材料是对她设计的新型发动机的补充,涂层是目前想要改用燃料N24的现有航天器和导弹准备的。若是能有人先她一步研发制造出来,也会是个好消息。

她一个人精力终归有限,关注不到全部科研版块,中华科研界能够百花争开,中华科技就能飞越大跨步冲锋。

华雁行认真的点点头,吴桐的考虑已经很周详,对于项目总设计师的责权掌握日益娴熟,几乎不用她补充,研发更是超前,果然优秀的人才,在各个板块,表现都是优秀,进步速度特别快。

不过,关于新材料研发,华雁行觉得,还是要看吴桐估计,等其他团队,可没吴桐这样的高效。

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吴桐向华雁行多方面请教了些导弹全方位的考量细节,作为老一辈的导弹人,在这个领域深耕二三十年的前辈,她的很多经验,都有她请教借鉴的地方。了解掌握的越发深入,她才能确保,PL-15,万无一失,也必须万无一失。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