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资料安全。
“谢谢领导!”吴桐欠身,有用得着的地方,是她的荣幸。
资料送走,吴桐再次进入实验。重复制备发动机,三次试车,四次试车不停的验证着发动机的能动性。
虽然多数导弹发动机基本都是一次性的,但是他们也要精益求精,做好最精确的制备和验证。
同时,PL-15的其他元件,其他团队同步安排上。初七,许工打来吴桐期待已久的致电。
“吴总,我们不负所托,完成任务,弹体制备完成!”
随着一声振奋的汇报,PL-15的落定进入倒计时,初步组装开始,发动机、氧化剂贮存仓、燃烧剂贮存仓、发动机架、尾翼一项项制备,都如安装了发条一样,紧锣密鼓的筹备起来。
624所本就是导弹研究试验基地,这些加工制作都有完善生产线,给定精
准尺寸,都是可加工范围,吴桐指令下达,整个基地都开始运转起来,材料都是提前拨款准备好的,经费哗哗哗燃烧。
还好,很多难关基本都是吴桐一手推导闯过,实验也多是一次成功,耗费主要在重复制备验证,前期他们最困难的研发关卡消耗资金并不算太多。
现在真正到了烧资金环节,还能支撑下来,暂时还不用向上申请二期经费。
当时科研部批下来的经费,只是初期研发经费,他们已经做好了不断试错,不停燃烧经费,直至成功的准备。也做好了,可能三五年奋战的准备。
但是,负责主导的褚恒元、林哲明,以及共同出资方空军、炮兵怎么也没想到,吴桐能这么迅速,立项一两周,就是两个重点大突破,超级燃料和超级炸药一锅烩,直接给他们来了一个大跨步升级,附带还有一个有可能打造出人工燃气矿脉的N18。
还没等他们消化了这两项的突破震撼,掉转头一个一月的时间,吴桐已经带队攻克了新型发动机,试车成功,实现了初步空空导弹小型化的部分基础。
他们还没为这个进展激动完,刚刚秀了下威龙的肌肉,就两三天的时间,吴桐这边再次跨步突破,给了全国服役导弹能够升级新燃料的保障,制备成功了超级耐高温涂层和航空航天绝对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提升百分之五十性能的降温系统设计
这一项项,重大突破,简直让他们体验到,什么叫过山车式的眼花缭乱,激动人心,畅快到想要拍案而起,山呼海啸。再次万分庆幸,他们做了正确选择,信任支持了吴桐,吴桐是属于中华的。
第195章
落定
初八下午,陆骁亲自来624所,送来了制导装置部件图。雷达、红外线探测器、光学传感器详细到每一个元件,每一条线路,都清晰分明,让人一目了然,吴桐竖起大拇指满心赞叹。
“在新型列阵雷达的基础上,我们精细提升了雷达和探测传感器,同步升级了追踪算法控制系统希望能配得上,新的PL-15。”陆骁仔细和吴桐阐述着他设计出来的制导装置理念,只是设计其实并不会花费太多时间,他们精益求精,在原基础上做了升级。
“辛苦陆老师了!”吴桐感谢,设计、升级,这是需要费不少心力的,
“这些技术,也是不少威龙能够用得上的,就一起做了攻关!”
这个基础本就是他前几年带队攻克的,如今也该到升级时间,不算多大的工程,所以,他就没有单独拉出来去搞,在督导威龙制备,一并进行攻关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