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若锦听的难过,伸手抱住她,“如果实在不想留,那就离开吧。”
“阿锦……”杨四娘再也忍不住,埋在她的肩头,泪流满面。
苏言礼想跟女儿说说调令之事,发现两个小娘子抱头哭,带着妻子孩子悄悄的进屋,留她们在回廊里说悄悄话。
屋内,程迎珍问道,“官人,淞江府在哪里?”
苏言礼见妻子一脸担心害怕的样子,微微一笑,拉住她手,轻轻安抚,“在我老家平江府南边没多远,只要一天车马。”
原来是夫君的老家啊。
程迎珍瞬间宽了心,“官人这算不算衣锦还乡?”
苏言礼笑笑,这次不是平调,而是升职外调,他从七品知县升为淞江府通判正六品。
大胤朝通判与知州、知府同领州、府之事,职掌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审理等事务。各州、府公文,知州、知府须与通判一起签押,方能生效。
为了确保通判能够有效监察州郡长官,通判人选采用的回避制度,以防止官员相互之间的勾结和利益冲突。
所以,苏言礼才会去那么远的地方任通判。
第327章 离别
杨四娘是自己想离开,苏家却因公差而离开,两拨人马都是离开。
苏若锦问,“爹,知道为何调你去淞江府吗?”
在收到朝庭调令之前,吏部尚书范大人其实已经来信提醒一二了。
“南方水灾,淞江府一带犹如严重,圣上与吏部商议让我去任通判。”
通判职掌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审理等事务。
苏若锦若有所思,“爹,朝庭让你去调查淞江府水患为何那么严重?”
正是此意,如果淞江府的河道堤防治理的好,就算有水患也不至于这么严重。
果然,职是升了,但是责也更重了,朝庭调令已至,不管前面的路多么艰难,苏若锦都会支持苏言礼。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去淞江府。”
古代出行,跟现代可不一样,从汴京到淞江府,何止千里之遥,陆路、水路通通都要走,可得好好准备准备。
“爹,你就准备衙门的交接事宜,行路之事我来。”
苏言礼笑道,“好。”
有个好女儿就是好,他只管用心衙门之事,其它啥也不要操心,真好!
虽然离开生活了两年多的尉州,苏若锦很不舍,可是想到要去江南,她又挺兴奋的,那里可是小桥流水人家婉约繁华,她早就往向了,没想到可以蹭爹的公费旅游,还真不错。
苏若锦一边让叶怀真打典走后铺子怎么经营,账怎么核,一边准备出行的吃穿住用行,想到杨四娘也要回榆林,做帐篷时还给她制了一顶。
“这个呢,是以防找不到店打尖,可以夜宿的帐篷,你看折叠起来放在背包里也不占地方也不重,可以吧。”
杨四娘一看就喜欢:“阿锦,你怎么这么聪明。”去年她从榆林出来,夜里没地方住宿时,不是被雨淋就是被露水浸,简直苦死了,现在有了这个小帐篷真是太好了。
明明离别是挺伤感的事,可是因为苏若锦准备的各式小物件,大家都沉浸到马上就要试试这些小物件的兴奋劲上。
“这个被子怎么这么轻,好像个口袋似的?”
苏若锦特意做了鸭绒被,薄薄的,但很暖和。
“这个也是,压去里面的空气,折叠起来又轻又小,往背包里一放,是不是方便的很?”
除了这些,苏若锦还做了轻便小铁锅、预防头疼脑热可存放的药丸、火折子等,当然这些东西一直背也吃力,她又做了一个简易可折叠的小拉车,主打一个方便实用省力。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y?e?不?是?ǐ????????ē?n?2?0???????.?????M?则?为?山?寨?佔?点
杨四娘直点头,连声夸赞,“还是阿锦厉害,这次可沾你光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