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天南地北地聊市场业务,也是十分惬意。
摊上响起今年唱了一年的街头热门歌曲——《老鼠爱大米》
张侠突然发表高见:“明总,你听听现在这流行歌,越是积极快乐,越是说明我们经济往上走。”
明汐在梁见铖那边听了不少经济理论,这个说法还是第一次,但也是几分道理的。
“明总……有没有考虑过买地自己建厂啊?”张侠话锋一转,切入另一个话题。
明汐听后一默,很快摇了摇头。
她知道当下不少外贸公司老板赚了钱,开始涉足买地皮,有的建厂房,有的转型做商业地产,但那都是大佬们玩的游戏。她一个小老板,哪来那么多资金买地皮?这三年她确实赚了不少钱,但她买了车买了房,眼下还要养着十来个员工,即便订单稳定,依然存在发展隐患。
“为什么没兴趣呢?”
“张总,您太看得起我了。”明汐用筷子拨开红辣椒,嘴唇红润,微微上翘,真诚交代,“我目前的现金流仅够维持公司发展,我这人性格谨慎,不想做风险太大的投资。”
张侠也摇了摇头,直接称呼她的名字,把话挑明:“明汐儿,你当老板这些年,还没看透这里面的门道吗?现在做实业的,哪个不是三步走——先用资本杠杆圈地,拿地契做头道质押,再用地上附着物做二次抵押建厂,最后资产包转手就能打通政商通道。账面上永远要有现金流过,门面要光鲜,里子也得实啊。”
明汐微微一笑,谦虚回应:“张总,我真没这个胆子,您说的这三步走,第一步我就迈不出去啦。”
张侠理解点点头,帅气敲了一支烟出来,点上,随即吞咽吐雾地抽了起来。
透过指间升腾的烟雾,张侠目光老辣凝神瞧了眼明汐这个大美妞,无可奈何地垂下手,随即熟练地在空中弹了弹烟灰,呵笑两声。
她比明汐更早来到海港打拼,也是从一穷二白到如今拥有几个工厂。
从最初相识,她和明汐也合作了两年,这两年间,两人合作得非常愉快,张侠每次都优先给明宙交货……对于明汐这个宝贝吧,张侠打心底里喜欢,特别乐意抽出宝贝时间见见这个大美人。
当然明宝贝做事也是厉害的,小公司明宙从不拖欠货款,这一点比那些大外贸公司强多了。之前张侠也和海鸥外贸的那位贺老板合作过,货款被一拖再拖。在这个方面,明宙诚信十足。
但张侠喜欢明汐,不止这个方面。有些事不好直接说,怕吓到宝贝。
推心置腹,张侠凑过来,跟明汐分析了她身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市场问题:
明汐业务员出生,她上有着典型业务型老板的优点和弊端。优点是办事稳妥,善于维护客户关系;缺点就是缺乏全局眼光和长远规划。
光靠海外订单,赚那点退税的钱,生意迟早会遇到瓶颈。
现在海港做外贸的越来越多,竞争愈发激烈,工厂都开始搞工贸一体化了,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到时候最先被淘汰的,就是这类小型外贸公司。等到现实瓶颈出现了再谋求出路,就来不及了!
胆量、野心和谨慎、安稳,向来都是相悖的。
“懂?”张侠掐灭烟头问。
明汐点头……略懂吧。
吃得差不多了,张侠从塑料圆桌上抽了一张纸巾,擦了擦嘴感叹说:"这年头谁特么跟钱有仇啊?手里攥着的买卖,多一家是一家!你当那些大佬真在搞慈善?等哪天买卖卡壳了——嚯!兜里揣着三五家实打实的厂子,才是睡觉都能笑醒!"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