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1(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送入口中。

真香,也真辣!

但熬过了开始那股辣劲,就能尝到辣椒油丰富的层次,细腻鲜香,辣而不苦,有种绵长的后调。

王东文被辣得嘴唇通红,却越吃越香,吃得就是辣味,要的就是刺激。

他呼噜噜将一碗凉粉吃得干净,连汤都喝完了。

空碗朝贺明珠方向一递,王东文说:

“贺老板,好吃,再来一碗!”

第97章 第97章招学徒啦

贺明珠上报纸啦!

全国通缉的悍匪终于在乌城落网,贺明珠是最大功臣,在自身毫发无伤的前提下重伤通缉犯,并成功将其一举活捉。

此前报纸上的相关文章虽然提到通缉犯是被在抢劫村口饭店时,被该饭店的老板抓住,但关于这位智勇双全老板的具体情况,记者们并没有多做报道。

除了消息灵通的乌城本地人外,绝大多数外地读者对这家名叫“煤矿人家”的饭店还是很陌生的。

不少人对能抓住通缉犯的饭店老板好奇极了,但碍于这年头信息传递不便,社交环境相对封闭,人们基本只能与身边的人进行交流。

个人认知造就了社交环境,而认知又被环境所塑造。

几乎所有人都像之前的王东文一样,先入为主地认为饭店老板应该是个五大三粗的壮汉。

满脸络腮胡,说话如打雷,徒手就能按住待宰年猪,区区通缉犯不在话下。

以讹传讹,煤矿人家的老板变成了张飞类型的绿林好汉,甚至连人物小传都被编了出来。

什么老板年方三十,自幼习武打熬筋骨,青年应征入伍,奔赴越南战场,斩将夺旗,荣立一二三等功,光荣退伍后谢绝国家安排的工作,回到老家种地务农,还开了一家小饭馆,招待南来北往的过路人。

这事儿传得活灵活现,就跟说书似的,什么炊事班中出英豪,小山村里立奇功。

群众也爱听,听得津津有味,还自发添加了不少细节。

比方说通缉犯狗眼不识泰山,将高手隐居的小山村寻常对待,意图杀人夺财。老板为民除害,徒手夺枪,当着通缉犯的面将铁铸的枪管硬生生掰弯,吓得通缉犯跪地求饶,直呼“爷爷我错了”云云。

总之,经过一番集体创作,贺明珠已然从青春期少女变成了胸口长毛的七尺壮汉,并作为全民偶像出道,闻名全国。

有人给乌城的亲友写信,请他们代为问候煤矿人家的好汉老板,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亲友回信说,煤矿人家我知道,煤矿人家的老板我也知道,但你说的好汉我没听说过。

由此可以想象,当王东文对贺明珠的专访报道刊登在报纸上时,读者们看到好汉老板由男变女时,所受到的巨大震撼了。

某城路边的一家报刊亭。

早起上班的人路过报刊亭,捏闸刹车,单腿支地,将五分钱递给报刊亭老板。

“给我来一份早报。”

老板却没反应,目瞪口呆地盯着手中的报纸。

急着上班,客人又催了一遍:“老板,早报!”

老板终于注意到报刊亭前面停着的客人,但显然他的意识还飘在遥远的地方。

他颤抖着声音说:“饭店老板,怎么会是女人?”

客人:???

客人:!!!

客人有种不祥的预感,追问:“你说的是哪个饭店老板?” w?a?n?g?址?f?a?b?u?页?ī???ù???€?n???????②???????????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