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一天,默契就这么强了,简直强的可怕。
跑完步,体育委员赵春明刚说了个解散,他自己就一马当先朝食堂的方向冲去,其他人呼啦啦跟上。
食堂的秩序问题不是一晚上就能解决的,依旧拥挤的一塌糊涂。
丁果照例带着舍友们挤了过去,快速扫了眼窗口和旁边挂着的小黑板,丁果要了两个素包子,一个馒头。
宋燕一口气要了五个馒头,她道:“中午和晚上我就不来买饭了,省点时间看书。”
王新麦有样学样,道:“我也多买几个馒头好了,中午去图书馆看能不能占到个座位。”
然后,丁果就发现除了她准备一日三餐来食堂打卡,舍友们都减掉了来食堂、挤来挤去打饭,再回宿舍的这段时间。
丁果是想随大流,可她养刁的胃口和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让她觉得…这大流不随也罢。
她是有点矫情,不想没苦硬吃。
上午就在忙忙碌碌的清理卫生中度过。
中午,舍友们回宿舍的回宿舍,去图书馆的去图书馆,丁果骑车离开,转了小半圈,终于找了个没人的地方连人带车闪进空间,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一身的土,洗澡、洗衣服、吃饭。
她空间里还有之前囤的烤鸭,保留着刚出锅的口感。
也有之前烤的面包和蒸的馒头、米饭,都热乎着,想吃啥吃啥。
清炒蔬菜也有,随便打开一份,也是有荤有素了。
最后来了点饭后水果,草莓、橘子、葡萄、香蕉各吃了一点解馋。
时间很充足,丁果在空间里溜达着散了散步,欣赏了下黑土地的生机勃勃,确定外面没人,闪身出去。
三天后,她跟齐桂芹一起去领了他们班的助学金,挨着给同学们发了下去。
根据家庭收入情况不同,助学金按照五六块到二十不等的标准发放,大部分都直接转为饭票、菜票,只有少量的钱,方便学生买文具。
如果有家庭特别困难的同学,还会有额外的补助金。
丁果自己的数额不高不低,十五块的标准。
应该是只参考裴澈在军校的津贴,裴澈如今的津贴确实不高,没参考公婆的。
不然若真参考了,她的助学金绝对能混个最低标准。
可能校领导担心公婆的钱不会花到她这个儿媳妇身上。
拿到助学金,班级里就热闹起来。
大部分同学约着想出去买文具和生活用品,非常少量的几个同学跃跃欲试的想去外面的国营饭店开小灶。
还有一部分同学压根不参与以上两个话题,既没打算买文具,也不出去吃吃喝喝。
像宋燕,她拿到的补
助标准比丁果高,计划留一半,另一半想找人换成钱寄回老家补贴家里。
饭票、粮票换钱在大学里是有行情的,有那家庭条件特别好的同学,只有几块钱的标准,根本不够吃一个月的,只能找其他同学拿钱换饭票、菜票。
助学金一发下来,这种小交易就已经悄悄展开了。
今天有,往后还有,越到月底行情越好。
“我公婆身体不好,赚不了多少工分,就指望我男人和我两个小叔子,我还有儿子要养……”
说起家里的事,宋燕也是一脸愁绪。
这也是她这两日只吃馒头的原因。
同样想补贴家里的还有王爱花,已经开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