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面是他所熟知的世界,青山绿水间道观缥缈,丹鼎香烟袅袅,仙鹤在云海间翱翔,修士们讲经论道。
另一边则是扭曲的显相,山脉蠕动如血肉,道观由无数人骨堆砌,丹鼎中煮沸的是活人精魄,人们行走时躯体不断重组扭曲。
两个世界在万象熔炉中交织融合,既对立又统一,彼此拉扯却又不可分离,最终糅合成了如今这个光怪陆离、扭曲诡异的修真界。
忽然,沈琅的意识被带向了更遥远的起源——最初的一幕。
天地混沌,万物蒙昧。
第一缕意识在这片混沌中诞生,最原始的人类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敬畏。他们抬头仰望星空,俯身观察草木,试图理解自己在这浩瀚宇宙中的位置。
在这些最初的思考者中,有一人比其他人走得更远。他不满足于表象的解释,执着地追寻着万物运行的终极真理。
他想揭示世界最本质的面貌,想理解生命存在的根源与意义。
那一刻,他触碰到了超越人类认知的存在。
那是比混沌更古老的“理”,是万物本源的“道”。它游离于存在与虚无之间,既包罗万象又归于空寂,本不该被凡人的目光所窥,不该为世人的思想所理解。
但这位先行者的注视,却让它有了“形”。
如同平静的湖面被一粒石子打破,他的观测在现实中激起涟漪。本应抽象的“理”逐渐具象化,而无形的“道”也被赋予了可见的外貌。
这便是最初的「显相」。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人类加入了探索真理的行列。
每一次思考,每一次定义,都令那不可名状的存在更深地嵌入现实。它逐渐渗透进物质世界,悄然改变着自然规律,扭曲着人类文明。
人类的观测,让不可知者有了形态;人类的思考,让虚无者有了实体;人类的追问,让混沌者有了秩序。
然而,这一切的显现,终究只是影像投射。
这些形态、实体与秩序,都是扭曲且荒诞的。因为人类的认知无法真正容纳“理”的本质,所能理解的只是它投射在现实中的影子——「显相」。
对于尚未诞生“理智”与“秩序”的世界而言,这份突兀降临的“理”,就如同一滴浓墨坠入清澈泉水,迅速扩散、渗透、蔓延,污染了世界的根基。
自此,天地再也无法回到最初的模样。
每一次对终极真理的探索,每一次对大道的追寻,都将整个世界推向了愈发扭曲的深渊。
修真者的出现更是加速了这个过程。他们以为自己是在追寻大道,实则是在将那不可知的存在进一步具象化。
每创一种术法,每次对道的阐释,都让「万相」的影响更加深远。
沈琅终于明白,这个世界之所以扭曲,正是源于人类对终极真理的追寻。
人类渴望理解世界,却在无意间令世界彻底背离了原本的样貌。
若是按此推论,那么他在无限轮回世界中所经历的一切,所谓的任务、副本、世界观,是否也是某种更高维度的“显相”?
那个至高无上的主神,又是否也是某个未知存在被观测后的显现?
他来不及深思,因为万象熔炉已经开始与他的意识共鸣,无数扭曲的概念涌入他的脑海,试图将他的理性与人性一并熔化,让他成为新的「显相」育体。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