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0(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盲婚哑嫁的年代,又是一群高智商的少男少女,互相爱慕喜欢是迟早的事情。

第一批新生儿诞生时,所有人都欣喜若狂。

然而好景不长。

通过化验,这些孩童并没有遗传到天才的基因序列。

偶尔有一个,可概率太低了。

正值用人之际,北阳大部分粮饷都用在打仗上,拨给101基地的研究资金逐渐减少。

统帅下了指令。

要尽快看到成果。

当时第一代的研究员为了保住基地,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进行基因干预。

“第一例试管婴儿,其实是在101基地出生的。”

他们对胚胎进行了基因改造。

编辑技术领先于国际数十年。

一年后,新生婴儿的基因检测结果,天才的命中率高达35%。

研究员们看到了希望,欢欣鼓舞。

为了尽早拥有一支王牌之师,大笔资金也开始流入。

短短几年间,有几百个孩子在基地里出生。

可就在这时,长大的孩子里开始出现了缺陷。

最普遍的,就是暴力倾向。

事情上报后,文件却因北阳的垮台被搁置了。

直到新的统帅发现了101,并且接手进行管理。

彼时基地里的孩子已经到了读书的年纪,也展现出了各方面不同的天赋。

时值任校长的统帅也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于是不顾缺陷的危害,秘密将这些人转进了当时的新式学校。

101没有迎来解散,反而是加大天才命中率的研究。

因为暴力在战场上,并非坏事。

“当时基地的研究分成两派,一派是研发天才基因序列,一派是攻克基因缺陷。

汪博士的祖辈,属于后者。”

他们在基地里相爱,并且成为了研究员。

在深知自己的后代也要接受药剂注射时,便决心要拯救整个基地,扭转乾坤。

改造与拯救双线并行。

但彼时改造更受重视,汪家研发的突破速度微乎其微。

风云变幻。

局势迎来了稳定。

从战场上苟延残喘活下来的天才体验到了缺陷的痛苦,开始倾其所有投资汪家。

第一代二代药剂很快出现,缓解了一部分情绪问题。

但无法根治。

失去希望的天才们随着校长逃亡宝岛,定居海外。

那时基地里满是欢声笑语,除了研究人员,大部分人都可以自由出入。

只要不暴露位置,不与外界通婚。

即便基地失去资助,他们也能自给自足。

可惜。

1960年,外面尸横遍野,饿殍满地。

身处戈壁的101基地也不例外。

汪博士出生时,并没有接受基因改造,可依旧带有缺陷。

她有狂躁症,做事容易不计后果。

记事起,基地里是死气沉沉的,充满了血腥与暴力。

有一天,她目睹了父亲将母亲杀害,放在锅里煮了吃掉。

饭桌上,父亲吃着那盆红烧肉,狼吞虎咽。

“你也快吃啊。

没准饥荒又来了,这里连树皮都没有。

不多吃点,被人抓住,你就要被煮着吃了。”

那是第一次,汪博士深刻意识到,这个基地的人在经历那场饥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