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菜。不仅汤底鲜,里面的羊肉和鱼肉也很鲜。”
关于“鲜”字的由来有好几个传说,其中一个跟孔子有关。
据传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传经布道。
一开始,他们四处碰壁,举步维艰。
一路上居无定所,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后来有一日,一名弟子偶然间从某大户家中讨来一块带肉的羊骨。
另外一名弟子到河边钓到了鱼,也拿了回去。
由于只有一口锅,众人便将这两种完全想不到任何联系的食材放到锅中一起煮。
煮好后发现味道十分独特,鱼肉没了鱼腥味,羊肉也没了膻味。
尝一尝,顿觉鲜美无比。
于是,便有了由“鱼”字和“羊"字组合而成的”鲜”字。
虽然不知道这个传说是不是真的,但《诗·大雅·韩奕》中就有“炰鳖鲜鱼”的记载。
《道德经》里也提到过:“治大国,若烹小鲜。”
说明至少在东周和西周时期,“鲜”字就已经出现了。还被各种书籍广泛运用。
乐佳郡主喝下一小碗汤,就已经忍不住了。
“没错,这汤底都这么鲜了,里面的食材肯定更鲜。”
她说着,便用公筷夹了一块羊肉放到碗里,埋头吃了起来。
鱼羊鲜锅子的火候把控得很好,羊肉软烂入味。用牙齿咬住轻轻一扯,便能够轻易脱骨。
口舌轻轻用力,羊肉里的汁水便溢了出来,让人舌头感到轻微的酥麻感。
嚼一嚼,独属于羊肉的浓香迅速在唇齿间炸开,细腻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
细细品味,还能够感觉到鲫鱼的鲜味。
啊啊啊,真的是太好吃了!!!
周瑛也用筷子夹起一块羊肉,蘸了蘸麻辣酱,送进嘴里。
入口的瞬间,麻辣带来的刺激跃上舌尖,随后羊肉的鲜美便缓缓释放。
羊肉软嫩多汁,吃起来还带着嚼劲。
在炖煮的过程中,鲫鱼的清甜渗入羊肉的纤维里,让人羊肉的口感变得更加鲜美。
甚至有种鲜到发甜的感觉。
这种复杂而美妙的滋味,简直让味蕾欢呼雀跃。
每一口都让人心生愉悦,每一口都让人满足不已。
咽下后,那股热辣与鲜香的余韵仍在口腔中萦绕,让人流连忘返。
周瑛细细品味着口中的唇齿间那难以言喻的美味,眸中满是惊艳。
羊肉和鱼肉煮在一起,竟是这种滋味。
难怪筝儿说会让人鲜掉眉毛。
鱼羊的组合,简直将“鲜”给诠释得淋漓尽致。
她一边在心中发出喟叹,一边又吃起了鲫鱼。
沈华筝尝了尝羊肉,又用筷子夹起一块鱼肉,放到碗里。
鲫鱼吸收了羊肉的脂后,变得更加嫩滑。
移动筷子的时候都要格外小心,稍不注意,鱼肉就会从筷子上溜走。
送入口中细细品尝,鱼肉鲜甜细腻,羊肉的脂香牢牢包裹着鱼肉,让这股鲜味更加持久,回味甘甜。
咀嚼之间,鱼鲜和羊肉的香气相互交织,鲜味不仅更加浓郁,还多了一份温润醇厚。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