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不是说陛下当时还赞她巾帼不让须眉吗?那肯定是出于对她军事才能的欣赏啊。”
“你们都别猜了,让陈兄说不行吗?”
“陈兄,你还是说吧。免得我们总是猜来猜去的。”
那位被称为“陈兄”的人这才神秘兮兮地说道:“你们还记得当时贺闫两家解除婚约的事吗?”
“自然记得。”
其他人都点了点头,他们当然记得。
不仅记得,还印象深刻。
“你说的可是当初贺启明为了一个农女,非要闹着跟闫家退婚的事?”
在座有人也是国子监的学生,当时有幸见到他被闫颜拿着鞭子抽的名场面,如今谈起这事也是一阵感慨。
“这事闹得很大,当时整个京城都知道了吧。贺启明不是还被被闫颜拿着鞭子堵在国子监门口抽了一顿吗?”
“何止啊,两家婚事解除后,贺启明还带着那个农女在一品楼门口拦住闫颜。想寻她的晦气,结果又反被教训了一顿。”
“哈哈哈,这个事我知道。当时我就在一品楼吃饭,还特地跑到一楼去看。比那戏园子里的戏精彩多了。”
“行了,你们又跑题了。陈兄快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众人纷纷催促了起来——
“对啊,陈兄方才不是要告诉我们陛下为何要送红缨枪给闫颜的吗?”
“就是,你把我们的胃口都给吊起来了,怎的突然又不说了。”
刚才挑起话题的人见同伴都是一脸焦急的模样,心中得意。
他放下酒杯,这才缓缓说道:“其实啊,当时这些事确实闹得很大,连陛下都知道了。陛下赐红缨枪给闫颜,一是因为她跟着闫大将军上了好几次战场,二是为了安抚闫家。”
安抚闫家?
众人很快就明白了这话里的意思,那件事本就是贺启明理亏。
两家的婚约是早就定下的,偏偏他突然说解除就解除,将事情闹得那么大,还频频为了一个农女打闫家的脸。
当时知道这事的时候,很多人在私底下骂贺启明不地道。
贺启明身为男子,又是永安伯府的嫡长子,本身就带着天然的优势。
就算他跟闫颜的婚事黄了,又将那农女纳进门。
哪怕这事闹得人尽皆知,可只要再过一段时间,等这件事慢慢淡了,他就可以再娶一位出身不俗,各方面条件都还可以的妻子。
若日后他考取了功名,身份不可同日而语。
哪怕有人再提起这事,也只会将它归为贺启明的其中一桩风流韵事。
根本不会对他造成多大的影响。
可是闫颜就不一样了,她是女子,又是被退婚的那一方。
那些碎嘴的不仅会在背后议论她,可能还会影响到闫家其他的女子。
闫家世代忠良,景宁帝自然不能由着贺启明这样踩着闫家的脸面。
这才赐下红缨枪,以示皇家的恩宠。
那人又抿了一口酒,继续说道:“还有另外一件事,闫颜此番攻打东夷的时候,用的就是陛下赐给她的红缨枪。而且,闫大将军和闫颜马上就要跟着西南军回京,接受朝廷的封赏了。”
此话一出,众人又开始议论纷纷——
“闫颜立下如此大功,陛下又是爱才之人,至少会封她一个将军吧。”
“边关的将士依着自身的军功往上升本就是再正常不过了,更别说闫颜还打了那么漂亮的一个仗。”
“反正加官进爵是必不可少的。”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