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他脸热得绯红,手臂和脖子上都是被稻穗刮出来的红痕。

晏小月也是如此,不过肤色深,没晏小鱼那么明显。她身上的衣裳还是晏阿奶原先穿过的,已经洗得只剩薄薄的一层浆了,脆弱得很,袖子那里便被稻穗割破了。

晏小鱼眉毛皱得老高:“下回去镇上,定要给你买身新衣裳,这衣裳不能穿了。”

晏小月瞥了他一眼,闷声道:“给你买,你的衣裳破。”

晏小鱼的衣裳是用晏小宝的几件旧衣拼制而成的,确实也有些破旧,他想了想:“都买,给咱爹娘也一人买一身。”

前头何秋花便说等家里的苎麻收了,绩成纱线,拿到北岭村找会纺织的妇人,托她们帮忙织布,再拿回来自己裁衣。

这样比去镇上买成布、成衣要实惠许多,但得等些时日。晏小鱼原先没异议,现在却不想省这点儿银钱了。

*

姐弟两喝了水,坐了半刻钟,又起来继续割稻子。

没一会儿何秋花推着辆崭新的板车过来了,她替下晏小鱼,晏小鱼开始用板车往家里运稻子。

这板车是前头晏小鱼在南岭村的木匠那里订下后,昨日才取回来的,花了一两二钱。晏兴茂和何秋花心疼银子,但一直记着晏小鱼说的他们姐弟会在这回夏收积劳成疾的事儿,也不敢省这银子。

一刻钟的路程不算远,但要推上一板车稻子,这回家的路便漫长了许多。

晏小鱼走了两个来回累得直喘气,身上汗如雨下,肩膀被车绊子压出了两道深深的痕迹,汗水浸着生疼,手脚也有点儿脱力。

后头晏小月接过板车继续运,何秋花回去做饭,还挑了两筐稻子回去,压得腰都直不起来。

晏小鱼看着她框里堆得冒尖的稻子,和肩上压得弯起来的扁担,想买牛的心思到达了顶峰。

这真不是人干的活儿啊!

手挥出残影,稻子一车一车地往家里推,一家人每日从天光微亮忙到月上中天,就这样忙活了两天,家里的两亩水稻终于收完了。

第18章

水稻收割完,晏小鱼去何婶家借了脱粒机,给稻子脱粒。

这玩意儿听说是前些年工部的一位大臣做出来的,推广到芜阳县后,立刻就成了农户人家的香饽饽。

原先他们用稻床,既费时又费力,这脚踩式的脱粒机可是让庄稼人轻松不少。

三百多文的价钱和它起到的作用相比都不算啥了,西岭村有好几户人家都买了,实在是买不起的人家,夏收、秋收时也会出些银子或米粮,找有脱粒机的人家借用。

晏小鱼原也打算先赁一个的,不过后头何婶主动说可以借给他们,他便没再找旁人了,该给何婶的米粮也没少人家的。

稻谷脱粒晒干,和村里人一起去镇上交完田税,夏收才算是结束。

但夏收结束后也没时间休息,立刻又要耕田插秧,将晚稻种下去。

连着五六日,几乎都是没日没夜的干活儿,晏小鱼真切地体会到了农耕的辛苦。

晚稻播种结束,他们一家除了没法儿下地的晏兴茂,其余三人都累瘦了,晏小鱼好生休息了两日才缓过来。

两日后,他重新打起精神,将做豆腐挣钱的事儿,提上了日程。

*

豆腐主要有两种,一种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