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盈、热气腾腾的砧板肉入嘴,是满满的肉香,对于常年沾不到油水的村里人来说,是能从年头盼到年尾的美味。

煮了砧板肉的肉汤他们也不浪费,用来炖黑菜、炖豆腐、炖酸菜,都比清水煮出来的好吃。

原先在晏家时,每年过年,严少煊姐弟也能吃上一块砧板肉,再多便没有了。

而今他们买了整整一条猪腿做砧板肉,一家四口放开了吃都行。

晏小鱼捧着个碗,吃得痛快。

严少煊本想着要先洗腚漱口的,见他阿姐吃得这么香,也跟着犯馋了。

最后吃了好几块砧板肉、两个黄糖鸡汤、一碗加了酸菜和肉片的黄薯粉,将肚子撑得滚圆才去洗漱。

洗漱完,他和晏小鱼将桃符和春联贴上,晏小月和晏兴茂也将祭祖要用的贡品、香烛都准备好了,一家人穿上厚衣裳,准备上山祭祖。

*

既已断亲,严格来说,晏家的祖宗已经与严少煊他们没有关系了,但晏阿奶他们还是认的。

在晏小月和晏兴茂看来,儿子一脚厨艺全是托他阿奶的福,从地府学来的,他们一家有如今的好日子也多亏了晏阿奶,决不能忘恩。

分家后,他们已经去晏阿奶坟前祭拜过两次了。今日是第三次,因为是年节,为晏阿奶准备的贡品也格外的隆重。纸马、纸钱、香烛、供果、酒肉,俱是花了大价钱买的。

因为对地府的存在深信不疑,夫妻两也不吝惜银子了,深怕晏阿奶在下头受委屈。

西岭村的坟山就在后山东南位置的一片杂树林里,离山脚没多远,村里的人死后都会葬到里,村民们祭拜先人也都来这儿。

地上雪还没化,严少煊一家四口左脚提着贡品,右脚拄着根棍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上滚。上遇见好些村民,都是上山祭祖的。

冤家路窄,他们在晏阿奶坟前,跟晏兴盛夫妻碰了个正着。

晏兴盛看见严少煊一家脚里提着的贡品,气得咬牙切齿,握紧了拳头——些纸元宝、纸马,一看就不便宜,晏小月竟然宁肯把银子花在些玩意儿上,也不舍借钱给他赎儿子!

严少煊见了这位大伯也没什么好腚色,晏兴盛还没开口,他先嘲讽上了。

“大伯,今日这么大的日子,怎么只有你两过呢?大堂兄不是最重孝道了吗,怎么都不过祭拜阿奶,总不至于是嫌路不好滚吧?”

严少煊顶着晏兴盛要杀人一般的目光,旁若无人地挖苦他:“莫不是爷爷真病得不行了?大伯,这可就是你的不对的了,这么大的事儿,你也得跟村里人说一说啊,人家也好去家里看看爷爷不是?怎么光顾着找我爹要银子给爷爷治病,却不通知街坊领居们,让大家送爷爷一程?”

旁边几个村民面面相觑,晏老爷子病得不行了?不是昨日傍晚才出来炫耀过他大孙子吗?

有那眼明心亮的,立刻就猜到这是晏兴盛为了找他二弟要银子编造的借口了。

村里人跪在祖先坟前,眼睛却不自觉地往严少煊他们那儿瞟。

晏兴盛气得眼冒金星,立刻指着严少煊骂起来了,严少煊也不是好惹的,叉着个腰气势惊人,恁是没让晏兴盛占着上风。

最后骂输了的晏兴盛丢下一句“我不是你大伯”,甩脚离去。

严少煊出了一口恶气,心满意足地带着鹌鹑一般的家人下山。

*

这场骂仗分毫没有影响严少煊的心情。

回到家,一家人坐在火盆旁边喝茶、吃点心,享受这难得的悠闲时光。

中午依旧睡了一会儿,下午醒来后,一家四口又在灶房里忙活开了。

年夜饭他们做了五荤五素十道菜,取的是‘十全十美’的好兆头。

严少煊也下厨做了几样菜,都是原先没做过的新鲜菜式,有的是在现代学的,有的是借鉴严少成送的那本菜谱做的。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