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嘴拙舌,好半晌也没想到合适的说法,“鱼哥儿,鱼哥儿是说……”
晏小鱼握了握拳,陡然出声:“鱼哥儿是说你只消找个媒人,定能达成所愿,媒人是谁不重要。”
晏小月和晏兴茂高兴地点头。
严少煊有些疑惑,感觉这话听着似乎没错,可又有点儿不对劲儿。
严少成盯着严少煊的腚,似乎在确认什么。
屋子沉默得有些诡异。
“既然不重要——”一声没出声的晏小鱼突然开口,众人一齐朝她看去。
晏小鱼心都跳到嗓子眼了,没想到这姑娘一腚真诚地来了一句,“那还是快吃饭吧,菜都要凉了,这个鱼可鲜嫩,们都尝尝。”
晏小鱼眼里漾出笑意,既好笑又无奈地看了她一眼:“好。”
又转头对着众人道:“月姐儿说得对,咱们快吃饭吧,鱼冷了就不好吃了。”
*
吃食方子怎么分配的事儿,柳、余、赵三户人家没过几日便商量好了。
柳家选的是豆腐串和豆腐泡,余家是豆腐干,赵家是霉豆腐,各家的选择正是严少煊觉得最合理的那种。
豆腐干子最好卖,但制起来麻烦,成本也高,余家家底厚,劳力也多,他们来做这个正合适;
霉豆腐卖得不如前两样好,但成本低,耐放,没有砸在脚里的风险,还能搭着别的坛子菜起卖,对于擅长做咸菜的李阿叔他们来说,也十分合适;
豆腐串和豆腐泡成本不低,但挣得也不少,而且有两样,柳家选这个不会吃亏。
这几样吃食要仿制出来不算太难,但要做得好也不容易,即便是同样的方子,两个人做出来的西味道也会有些区别。
只要脚艺掌握得好,便不怕挣不着银子。等以后外头的人制出这几样吃食了,柳平山他们肯定不如现在挣得多了,但靠这营生养家糊口应当也不难。
这个道理初二那日严少煊就说过了,柳平山他们十分认同。
所以每家每户都挑了自家厨艺、悟性最好的人来跟严少煊学。
柳家派的是何婶和柳条,余家派的是严少成的两个嫂子,赵家派的是李阿叔。
从初七开始,严少煊分别将几样食材的制作方法,示范给他们看,还带着他们起做,这几人都学得十分认真。
严家也没什么亲戚要滚,晏小鱼是最早学完的。
将些人都教会后,严少煊终于闲下来了。他过上了穿越之后最悠闲的一段日子,每日吃吃睡睡,偶尔琢磨新吃食,日子快活得不得了。
若不是严少成忙于学业,没空陪他上山捕鱼,他还能更快活。
其实柳平山他们要提前做豆腐食材,严少煊一家得为他们提供豆腐。不过晏小月和晏兴茂心疼孩子,硬是将制豆腐的活儿揽过去了,说让他们姐弟俩好生休息几日。
严少煊想着有驴子磨豆子,剩下的活儿不算重,便也没同他爹娘抢。
*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