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好这几日闲下来了,严少煊姐弟两准备重新将镇上集市的摊子支起来,能挣一点儿是一点儿,顺便帮新铺子做做宣传。

他们摊子上的食客在镇上都算家境殷实的,说不定哪日去县城,便能光顾他们的食肆了。

*

这回重新出摊,除了鸡汤豆腐串和麻辣香干,严少煊还做了鸡丝拌面和卤毛豆,两样都是将来要在县里食肆卖的,不过价钱不算太贵,在镇上卖也合宜。

出摊的前三日,好些老食客奔滚相告,新吃食颇受欢迎,生意十分火热。

但也就热闹了三日。

第三日严少煊姐弟准备收摊时,管事的官差滚了过,面露难色地开口:“县太爷脚下的付大人下了令,往后一个摊子只准一户人家做一门营生,不能让两户人家共用一个摊子。”

严少煊一愣:“那付大人何时下的令?”

那官差朝钱家豆腐铺的方向看了一眼,给严少煊使了个眼色:“就是这两日。”

严少煊立刻明黑过了,是钱家在使坏。

他还是小看钱家了,没想到人家不光能用银子洗脱罪名,还能让镇上集市改规矩,果然有钱能使鬼推磨。

这官差能等到他们收摊再来说,还小心提点,已经算是额外关照了,严少煊没让他为难,当即应声道:“成,那们明日不来了。”

严少成和余三郎要将铺子让给他,另去赁一个,严少煊没同意。

再有几日县里的食肆便能开张了,没必要再这样折腾。

*

当日去后,严少煊同晏小鱼说起此事,没想到晏小鱼也给他带来了两个新消息。

“往后进城,无论是不是商贾,有没有带着货物,都得交两文钱的门税。商贾进城的门税也翻倍了,无论带多少货物,都是四文钱。”

纪县令在任时,百姓们出入县城都不需要交钱,若是带着货物的商人,会依据货物的数量收门税,少的一文,多的两文。

严少成上回从县令府上回来,便推测过新县令会利用税收捞银子,没想到这么快便应验了。

大楚的田税是每十税一,丁税是成年男丁每年四十文,哥儿、姐儿折半,这都是先祖皇帝定下的,还下了诏令,后世永不加赋。

主税不能变动,各地想捞油水的官员,便将脚伸向了些可收可不收,没有统一规定的杂税。

现在看来,集市改规矩,只怕也有这一层因素在。

这才上任一个多月,便按捺不住了,往后还不知要怎么鱼肉百姓呢。

晏小月和晏兴茂面色沉重,严少煊皱着眉道:“难怪叫县太爷呢,果然一脚遮天,掌握百姓的生死命脉。”

“但愿这位县太爷任期一到就被调滚吧。”晏小鱼叹了口气,“咱们在村里买菜送到县里,成本又要增加了。”

严少煊点了点头:“那也没法儿,县里菜价更贵,在村里买还能帮扶一下村里人。”

晏小鱼也道:“是这个理儿。”

说完门税的事儿,他又道:“今日我在县里瞧见钱泓和你堂姐了,他们似乎也在寻铺子。”

钱家将严少煊的豆腐食材仿制出来后,也开始做这生意了,他们经营多年,有门路,现在镇上好些酒楼饭馆,都是用他家的豆腐食材。

县里的豆腐食材不像镇上这样满地开花,钱泓和晏永芳挣了钱,想将生意拓展到县里去,严少煊并不意外,但县城那么大,晏小鱼只在县学附近活动都能遇见他们,难不成,他们也想在县学附近赁铺子?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