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管了。
刚听到的时候,他怎么可能不心动。
但先生这里,也是他割舍不下去的。
无疑的,去贾家族学读书,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那里有更多的书,有考进士经验的先生,有国子监的试卷……
钱若川当时很挣扎,但还是努力跟那位蓉兄弟说了,想明年再去贾家附读。
好在他虽不解,当时却尊重了。
钱若川很感激,但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贾蓉因为跟他祖母吐槽,还被罚进了祠堂一夜。
数天后,贾蓉再至。
不过这一次,他拉了整整一马车的书来。
里面的三字经,千字文等,都是大家练字的时候,自己顺手背录的。
彼此也都检查过,确定没问题,他才直接送过来。
“家祖母听说钱兄的事,深觉贫苦人家的孩子上学之艰难。”
寒暄几句,蓉哥儿直奔主题,“特别让小子送些大家需要的书籍和笔墨纸砚。”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除此之外,小子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先生,皇后娘娘听说寒门学子的艰难,把曾经的晋王府改成了大昭书馆,如今已从翰林院、国子监,甚至皇家藏书里,挪了涵盖各方的八千本藏书。
只要是我大昭子民,每月只须交三十文钱,便可自由抄录。”
上次送书,钱若川说他先生在史论上的短板,他回去跟祖母说了,祖母就叹息说太外祖当初在这方面也不太行,也不知怎么和皇后说的,就这么弄了一个书馆出来。
“不包月,也只需三文钱,便可进去读书一整天。”
贾蓉道:“先生哪天进京,可以去那边看看。”
“好好好,多谢小兄弟。”
黄先生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到现在还不知小兄弟是宁、荣二府哪家的少爷?”
“不敢不敢,小子出身宁国府。”
宁国府?
黄先生的心头一颤,“那宁国府沈夫人是……”
“正是家祖母!”
原来如此!
怪不得呢。
沈夫人兵不血刃的威逼那些金人王爷自入大昭,然后又以打亲儿的十板子,生生的从罗刹国那边,又弄了大片土地。
这事,如今天下谁人不知?
黄先生激动的很,一时都忘了大昭书馆于他的重要性。
此时,外面的人还不知道,沈柠也正在搜罗家里的藏书,要往那边捐赠。
她早就想弄个图书馆了。
可是,贾家已经在军中有所影响,再弄图书馆,那就是逼着皇帝忌惮贾家。
尤其贾家还有一个‘宝玉’。
为防意外,她很干脆的就鼓动了皇后。
皇帝如今看着很好,但年轻时英明神武,年老时不做人的皇帝,历史上比比皆是。 网?阯?f?a?b?u?页?ī????????ě?n??????????5?????o??
所以,最好皇后也有她的影响力。
这样皇帝糊涂了,皇后也能按一按。
皇后一时倒是没想那么多。
她娘家出身也不高,对于好书的向往和遗憾,一家子都有。
一听就觉得是个好主意。
晋王府的房契地契正在她手上。
她手上没多少书,但可以找皇帝要啊!
皇帝听到是沈夫人建议的,就让人查了下寒门学子在史论题上的艰难,叹息过后,直接应了。
于是帝后支持的大昭书馆,就那么悄无声息的开建了。
“……接受捐赠?”
皇后好笑,“主要是沈姐姐想往那里塞书吧?”
皇家什么书没有?
“娘娘您不记得,当初煮盐的书了?”
皇后一怔!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