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知道薛二哥哥是疼妹子的,他们二房的产业,几乎划了一多半给他妹子当嫁妆。
宝琴嫁到陆家……,从薛家这边看,陆家是天作之合。从陆家这边看,薛家也是天作之合。
不过,皇后娘娘可以说幸好剩下了,但妹妹还小,传这样的话……
“我就只在家里说。”
贾玥抱着姐姐的胳膊撒娇。
李家家风好,她不担心李纹姐妹在外面乱说。
再说了,皇后姨母说那话,就是给别人听的。
那些人看不起陆家。
听说就她侄子被剩下了,她还跟她娘吐槽过。
“哈哈,我们也只在这边说。”
李纹大笑。
后罩房一时快乐无比,女孩们的笑声让贾母脸上的笑容都多了些。
不过,这一次李婶娘是过来给探听贾母口风,给探春说亲的。
“……是南阳我娘家那边的侄子,今年十七,才考中举人。”
该寒暄的,都寒暄的差不多了,李婶娘开始说到正事,“我娘家在南阳也是大族,堂弟在任上没了,弟媳性子单纯,那家里啊,一直都是我婶子当家。”
大家族争产,表面不见血,其实内里血流成河。
也幸好她婶娘辈份高,压住了。
但婶娘年纪渐大,三年后侄子考中还好,这要是考不中……
几代在族产周边置的产业,只怕都要被吞并了。
听到她进京,和贾家这边还走的近,她堂婶就生了点希望。
“其实中了举人后,他也该进京赶考的,只是他娘突然之间生了重病,这才误了的。”
事实上就是被暗算了。
某些人就是不想他进京赶考。
生怕他考中了,再看不上她们娘家的姑娘。
这事虽然在最后查清了,也给了惩戒,可对外,一家子还是和和气气。
李婶娘因两个女儿也进了女学,跟着长了不少见识,对娘家这事,心里挺不舒服的。
一个进士对家族有多重要啊!
那几个糊涂人,就那么生生的给堵在了家里。
“唉,我老了,这事儿……”
贾母看了一眼脸上有些僵的大孙媳妇李纨,道:“得听她大伯的。就是东府那边,我那侄媳妇一向疼爱三丫头,只怕也会过问。”
少年举人确实挺好,但大昭的少年举人多着了。
“这样,回头我跟她大伯说说。”
“那好那好。”
李婶娘也没想过一下子就成。
侄子的最大缺点是没有长辈帮衬。
家世跟贾家更是没法比。
可能是所有跟贾家提亲的人中,最差的一个。
但不说一下,心里总是不得劲。
她来说了,成不成的,就看天意了。
李纨没想到,她婶娘是来给三妹妹说亲的。
婶娘出身南阳唐家,唐家在开国的时候还好,但这些年,族中子弟好多都止步在秀才、举人上。
“婶娘,您该跟我说一声的。”
回梨香院的时候,李纨叹气。
“唉,婶娘也是没法子,跟你说,你要是阻了我,我可能就再也没法跟老太太开口了。”
李婶娘道:“我这侄子,他曾祖父也曾是京中御史,可惜开国那会,被人刺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