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排查虞紫等人接触过的目标,并且将浮姑城划分隔离开来,分成互不相通的几个地区,每个地区不得随意流窜。路口有兵卒持武器把守,已经发病的被安置在治所,接触过的安置在另一个观察区域,剩下的照旧生活,杜绝与新来的难民接触。
浮姑四道城门。
关闭两道。
一道用于庶民的日常进出劳作,一道用来转移已经出现疫病征兆的庶民入疫区。
尽管当下医术发展不怎么好,但勤劳智慧的庶民也逐渐摸索出一套防疫经验,例如焚草驱逐虫豸病气、薰艾、洗手,甚至在发现疫病之后也知道将病人集中安置,隔开他们跟健康的人,在疫病发生的地区布下人手,隔绝染上病气的庶民乱跑……
医师能救则救。
不能救——
那只能封闭疫区等病灶杀光宿主。
董老医师接触过病患,也知道自己作为医者不可能离开此处,心中并无波澜,但见沈棠也没走的意思,反而准备踏入安置人的屋子,阻拦:“沈君不该留在此处。”
沈棠态度坚决:“我作为河尹郡守,不留在治所主持大局,那该留在哪里?文心文士好歹还有文气护体,倘若疫病真凶险到连我都能撂下,我就更不能离开!”
“可……”
“我进去看看!”
脚步还未迈入屋内,停了下来。
她扭头吩咐跟在身后的林风:“令德,你去库房清点一下有多少葛麻,全部调出来!再传信去百货杂铺找杨公,那里的葛麻也调出来……若还不够,再去庶民家中收!”
葛麻是庶民制衣常用布料。
家境稍微富裕一些,或者家中女眷手艺不错,葛麻凑凑也能凑出来几匹。
“郎君要这么多葛麻作甚?”
沈棠:“用来做口罩。”
鬼知道这个疫病靠啥传播。
口罩先戴上。
“口罩?”
林风不懂这是何物。
但根据字面意思,估计跟面纱差不多?只是面纱遮面,此物用来挡住嘴?
沈棠道:“礼记不是有载——掩口,恐气触人?口罩此物就是隔绝、过滤人与人之间的气,不然病人口中呼出的浊气再被没病的人吸进去,没病的也会中招染病。”
董老医师眸色亮起,惊道:“吾多年前偶得残卷,上面有先贤记载——疫者感天地之疬气,在岁运有多寡,在方隅有厚薄,在四时有盛衰!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沈君欲以口罩阻隔疬气,确实可行!”
第341章 西北乱局(四)
不少医者都认为疫病源头,不外乎是六淫之邪,诸如风、寒、暑、湿、燥、火。
是某个时令出现不符合时令的气候,例如《伤寒论》残篇记载“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由此产生“瘟疫”。
但偶得的残卷却不这么写。
残卷作者认为寒热温凉属于四时季节常规存在,这些因素会受到天气影响而变化,导致的病情凶险跟“瘟疫”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没有“瘟疫”那般可怖和特殊。
导致“瘟疫”的,应该另有元凶!
那就是疬气!
疬气一来,不管男女老少统统撂倒,于是推测疬气会从口鼻处进入人的身体。
按照这推测,若能防住口鼻入口,便能减少疬气对人的威胁!用葛麻做口罩,掩住口鼻,防止病患浊气流入正常人身体,其防疫核心与残篇的描述不谋而合!
事实上,现在有些医者出门看诊也会用手帕等物掩住口鼻,不过不是为了避免浊气或是疬气,纯粹是因为有些病人身上的病会让身体奇臭无比,掩鼻是为了降低刺激。
董老医师默默记下口罩。
准备看看这个口罩长什么样,怎么用,以后再行医或许能派得上用场呢。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