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这针对是没完没了,永无宁日。
纯粹出于好奇心,哈利询问了在他眼里相对中立的一人、埃尔弗里德。
在得到对方详尽而客观的讲述,哈利悬着的心悄悄沉入了谷底——
好了,除非斯内普辞职或者意外逝世,否则他的七年学业是不会好过的。
就凭他父亲和教父干过的“好事”。现如今哈利懂了,他总算懂了,为什么妈妈经常嫌弃他们吵。
原来更早期的他们是闻名学校的显眼包,干的每件荒唐事在他听来都相当离谱。
于是哈利放假回到家带着复杂心情重新审视一番自己心目中崇拜的英雄父亲及教父,他不太知道自己该怎么面对这崩塌的形象,有一段时间他不再愿意跟他们出门胡闹。
当然,在最后双方推心置腹地聊过后,哈利重建了对他们的认知,詹姆和小天狼星都承认了少年时期的愚蠢,并以朋友一样平等的态度反思了自我并告诉哈利他们不为那些错事感到骄傲(“老实说取鼻涕精这个称呼我依然挺骄傲的我真有才华”、詹姆补充)
听过上述类似忏悔的发言哈利心情相对舒畅了许多——
虽然只维持到了开学。
「 My parent ruined my life yet. But I feel fine 」
亲友们对他们订婚的态度基本分为两类、“真的假的”和“我就知道”,显然不少家伙在这话题做过赌局,输赢事小,背后的现象引人深思——只有西里斯一人,他奇怪地问埃尔、原来我不结婚的人设如此深入人心的吗。
据说取消订婚的概率高发于筹备婚礼的过程,虽然他们幸运地逃过一劫,但是吵架确实破天荒地发生了(如果那能定义为吵架),不是在埃尔弗里德说不想穿婚纱的时候,也不是在她说不要红毯的时候,而是在他看到请柬上有母亲的名字,她有准备单独寄给对方的信封的时候,他态度坚决地拒绝邀请沃尔布加·布莱克过来——
“为什么我们要寄请柬给她??”
“呃,因为那是你的妈妈……” 埃尔不明白他反应干嘛这么大,“难道你想一直不告诉她么?”
“她能在报纸上得知我们结婚的消息。”
“可这不是合适的、符合礼仪的做法,连请柬都不给你的家人,这让我很难接受,西里斯,况且你根本不用担心她会赴约,她不来的概率远在百分之九十五。” 埃尔弗里德耐心地安慰道。
“那就更不用把请柬给她了啊,她又不来。”
“有一些形式上的东西需要执行,不管她是否选择出席,不给请柬隐含的意思是不邀请她,是公开地将她排除在外,又有什么必要呢。”
西里斯不以为然地说:“我本来就被除了名,我不是布莱克家的人。”
“你的姓氏没有变吧我亲爱的。”
“行,我改成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