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家宴男女也不同席的,办在了三面环水的两层画舫,家里的女眷从楼廊便可直接进入画舫二楼,男子们则在一楼。
宴会途中,小少爷与小小姐楼上楼下跑着玩,一会要找祖母,一会要找祖父的,他们的乳母气喘吁吁追在后头,丫鬟也忙前忙后。
黄时雨顾盼生辉,含笑瞧着他们。
一个胖乎乎的雪团子扑进她怀里,喊阿娘,她微怔,粉靥顷刻烧红一片。
雪团子被身后的乳母抱起,一面给黄时雨施礼一面教雪团子说话:“彬哥儿,这是婶娘,宣道坊的婶娘,你允璋叔父的小媳妇。”
雪团子咧嘴一笑,喊“婶娘”,露出一排糯米珍珠似的小乳牙,黄时雨这才知是长房大少爷的嫡子,她不由莞尔,“嗳”了声,摸了摸彬哥儿的小脑袋。
老太君对程氏笑道:“珣哥儿的媳妇是个喜欢孩子的,说不定今年就有动静。”
程氏抿唇而笑,“承老太君您吉言,梅娘这个月就满十七,下半年若能有动静再好不过。”
“彬哥儿的娘也是这个年纪生的他,咱们这样的门第请的动宫里的医女医正,又有付妈妈那样一等一的稳婆,定会逢凶化吉。”老太君道。
程氏认同颔首,“您说的是,这孩子瞧着是个有福气的。”
虽然梅娘的骨架不大腰肢又十分纤细,但臀型饱满丰腴,水蜜桃似的,像极了好生养的。
程氏至今还留着简珣的小襁褓与一些小衣裳,保存完好,时不时拿出来瞅瞅,可爱极了,时光如梭,豆丁儿大的小人人,仿佛昨日还在她怀里咿咿呀呀,一眨眼就长成了他爹的模样,马上也能自己当爹了。
因为程氏乃孀居之人,又有为亡夫守孝九年的宏愿,府里为她准备了许多清淡饮食,极少荤腥,可味道却别有一番鲜美,黄时雨陪着婆母用膳,吃的很是香甜。
打量她进膳的模样,程氏觉得自己也能多吃两口饭。
这孩子吃什么都香,偏吃相还斯文。
春日河鲜颇多,正是吃河豚的大好季节,黄时雨头一回吃,幸亏养气功夫略有火候,心里已是鲜美地飘飘然,世上竟有这般好吃的鱼!
程氏爱吃清蒸的,她爱吃红烧的,程氏便吩咐人给她上了些炙烤羊排,果然黄时雨也很爱吃。
这是个能吃肉的。
安国公府重养生,米饭种类繁多,除了碧粳米也有红稻米,有的长辈甚至还要加点糙米粟米豆类,但是似黄时雨这般年纪的都只爱吃碧粳米。
饭后点心,安国公府的萝卜糕与马蹄糕乃一绝。
尤其马蹄糕,除了加入牛乳红豆还加了椰瓤汁液,清甜乳香,勋贵人家,一啄一饮,炊金馔玉。
黄时雨品尝美味佳肴之时,简珣正埋首功课中。
三元已拿下两元,并没有旁人以为的那么轻松,而是八成的勤奋与两成的幸运。
叶学士满意地望着自己的学生,这是一个天赋异禀却又比旁人勤奋十倍百倍之人。
也是迄今为止最令他看好的孩子。
安国公这只老狐狸,当真送了他一份大礼。
越是大考在即,简珣的饮食就越清淡,唯一的休息时刻便是陪叶学士打坐。
冥思打坐养神静气。
唯有如此他才能真正放下诸多执念与杂念。
别人只要考中进士便能光宗耀祖,而他不可以,进士与同进士还是有差别的,差一丝可能就需要未来数年光阴来弥补。
为了缩短未来仕途的差距,他必须尽可能地让自己的起点高一些,再高一些,最好是最高的一甲。
男子唯有功名利禄加身,方有能力守住自己的一切,比如女人与尊严。
初五殿试,仅考策问,应试者九十六人,黎明时分验明正身进入保和殿赞拜、行礼。考官颁发策题,今年的策题足有千字。
皇帝亲自出的题。
日暮前,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