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7(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样的纠葛岂是一个年轻人所能应对的。

皇帝并没有指望简珣能替他分忧,但他要是说的不中听,这辈子仕途也就到这里了。

简珣骑虎难下,夸皇帝未免虚假,支持大义陈季青小命难保。

世上没有无解的题。

只要是题就有迹可循,包括皇帝的怨愤,以及怨愤背后不宜言明的目的。

皇帝耐心有限,留给思考的时间并不多。

简珣沉下心,目光坚毅而清亮,“皇上万岁,万年之后的史书如何修撰,臣现在并不知,却知道皇帝之所以能做盛世明君,而陈阁老只能做个刚直名臣的原因。”

四下就更安静了。

皇帝缓缓扬眉。

沉吟良久,忽然就笑了,“说说看,什么原因。”

简珣松了一口气,知道自己过了第一关。

“陈阁老忠心耿耿,功劳与优点不胜枚举,且只认道理,恕微臣妄言,这样的他缺少变通就少了皇上的眼界。而皇上雄心壮志,一览天下,看得是万世基业,古往今来,成大事必然要有所变通。”

不懂变通的陈阁老必然要成为皇帝的牺牲品。

皇帝想要掌握疾骧军,首先疾骧军与神策军得是一心。

兵部此举,无异于再次将两军割裂。

皇帝杀人的心都有。

偏陈阁老在这节骨眼添堵,简直是在挑战皇帝的底线。

皇帝想要牢牢攥住绝对的统治、笼络武官,谁与他唱反调谁就得死。

简珣无法得知兵部尚书为何没看懂皇帝的暗示,完全割裂了两军,却知自己暂时过关。

似乎不只是过关。

四月初十,吉日,秉笔太监来翰林院宣读圣旨,并授予册文册宝,简允璋从从六品修撰升任从五品侍讲学士。

此后开始立于讲筵正式伴君。

翰林院升一级堪比旁人连升三级。

黄时雨尚不懂其中关窍,心道简珣只比我大了半级,我要更努力了。

画成之日,天不亮就再次进宫,引路的还是那位内侍,打远就开始朝她作揖,道着恭喜。

内侍身边站着个熟悉的身影,不是旁人,是肃王。

黄时雨吓得左顾右盼,没人。

是了,今儿是来送成画,只有她自己。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