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块儿小蛋糕喂进嘴里,换了一个话题:“我真想去云南看看,还没去过。”

-

海浪一阵一阵,拍打沙滩。

李隆真的不知道办公室里的波涛暗涌吗?

还是这本来就是他期望看到的一幕?

第33章 姐姐,我擦得好吗?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很早以前有人和柳明丽提过这个词,她那个时候不懂,现在才慢慢察觉出这个成语的妙处。

古来君主手下都有那么一两个不对盘的大臣,比如王安石和司马光,比如和珅和纪晓岚,且不论这些臣子是非功过,君主均通过默许臣子对立实现权力制衡,这是一种惯用的政治手法。有可能会引发内耗,但是也能防止权臣独大,换句话说,可以激发内部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柳明丽不敢断定李隆确实用了这招,他或许有他的想法,但柳明丽也有自己的想法——在李隆心里,她不算特别合适的人选。不仅是她,李芳也不算,而且她俩的缺陷都完全一致——女性,三十出头,未婚未育。

柳明丽是做人力的,她知道这三个条件摆出来,杀伤力巨大。

如果她是男的,她完全不需要担心;如果李芳是男的,她也完全不需要担心了——

只要是男的,就赢了。

她是做人力的,竟也难以跳出这样的社会潜规则,无法建立新的职场游戏,想到这些,柳明丽有些心烦意乱,也有些心灰意冷。

-

柳明丽是一个行动派,中午她订好了酒店机票,晚上就在西南边陲的客栈安顿下来。

这个小镇叫沙溪古镇,挨着大理,是一个很小的村落。柳明丽在小某书上搜“云南”的时候,看到有个帖子介绍这里,说这里是一个“很慢”的地方。她顿时被“很慢”这两个字打动,决定到这里来看看。

这个季节靠近旅游淡季,沙溪古镇不是特火的旅游景点,到了晚上九点,外面就很安静了。小镇的商业化带着克制的味道,正符合柳明丽的心意。

她随手拍了几张民宿的院落和同天上的星斗,发到朋友圈,可看的权限是——公开。

没有任何分组。

柳明丽的朋友圈基本上是建投公司的宣传栏,官方而正式,也毫无生气。她很少发个人相关的东西,这几张照片很快就有了不少点赞和留言。

有人真心实意赞美风景漂亮,有人问这是哪儿,更多的人吃瓜一样问你休年假了?

柳明丽挑选着回复了几人。

巧的是,紧挨着柳明丽的朋友圈,陈东也发了一条,正正好就在她的头上。内容是一则新闻报道,说木安市新城博物馆即将动工巴拉巴拉……

柳明丽不以为意。

她常年在朋友圈刷到陈东。他似乎热衷于发东西,不少人也热衷于给他点赞留言。在建投,陈东的通讯录好友大概是柳明丽的子集,他们和陈东的互动,在柳明丽这里几乎是透明的。

但她往往只是一略而过,不曾仔细留意。

她总觉得他这人太高调,太惹人注目,太招桃花,太……烦人。

当然,柳明丽的朋友圈他也点赞,偶尔留言。柳明丽的消息多是公司相关,点赞留言不少,陈东往往被淹没,柳明丽也不会回复。

她也从未给陈东点过赞,更别说是留言。

今晚有点闲得无聊,她点进陈东的朋友圈。

-

他这里倒是生机勃勃,时间是半年可见。

其中有一些工作项目的分享,也有出去玩儿的照片:有露营的,有爬山的,有看展的……柳明丽心想,这确实符合他的气质,年轻人,花枝招展,呼朋唤友,喜欢玩乐,享受被瞩目、被围绕的感觉。

早几年柳明丽也这样,同事送了她一点好吃的都值得一条朋友圈。到后面,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朋友圈发得少了,个人内容少了,逐渐变成了公司的宣传栏。

陈东的朋友圈中,有张照片有点眼熟,小图看像是某个瓷器,点开一看,果然,正是他送给柳明丽侄子郑晓明的那个茶罐,定位是“木安市博物馆”。

旁边还有几张别的图,是他做讲解员的他拍,此条朋友圈文案是:茶罐送给认真听讲的小朋友,希望他暑假作业顺利完成。

柳明丽看着这行字,忍不住轻轻一笑。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