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头。
这时服务员前来上菜,打破了两人之间微妙的尴尬。上菜间隙,两人都没说话,各怀心思地看着鱼香肉丝、番茄炒蛋、回锅肉这三份菜一一被端上来。柳明丽等待着李隆的反应,李隆琢磨着柳明丽的真实想法。
等到服务员下去,李隆用热水烫碗筷,声音平稳:“先吃菜,我们一边吃一边聊。”
柳明丽也拿茶水熨烫碗筷,听得李隆说:“为什么想去业务部门?”
柳明丽手微微一顿,正要开口,李隆先一步打断她:“想去补业务短板,早几年怎么没发现这回事。我一走,你也走,别人怎么看这回事。”
柳明丽垂眸说道:“去业务部门锻炼确实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没有别的原因。我在人力七年……”
“明丽,”李隆把废弃茶水倒入一边的小桶中,“这或许是你一部分的真实想法,更多的是,你觉得在人力没有升职空间了?”
柳明丽不言。沉默也是一种回答。李隆本身就是做人事工作的,他很容易猜到。既然他已经猜到,柳明丽再找借口无异于掩耳盗铃。
柳明丽缓缓说道:“李部长,我确实到了瓶颈地带,这一两年我感到困惑。我好像一直处于上不上下不下的状态。这个困境困扰我很久了,我也想有一些突破,但是好像我很难找到出口。在人力每天都是事务性的工作,我好像也没什么核心竞争力,说不定那一天我就被取代了。我说去业务部门确实是出于真心,我想试试别的岗位。”
李隆听明白了她的意思,但仍没松口:“业务部门是需要技术能力的,你去做什么呢”
柳明丽给李隆夹了一片肉:“我们现在都有借调培训,技术并不是最大的壁垒。你看方超飞当年做技术的,来人力干过一年,后来又借调过去担任党支部副书记,专研玉米种植,现在又回来跑经营,工作不是只能做一个岗位的。”
李隆说:“方超飞那时才多少岁?二十六七,正是培养的好时机。”
柳明丽不紧不慢地说:“我现在虽然没那么年轻,但是我有工作经验啊。在人力这几年还是很锻炼人的,我的抗压能力、应变能力、接待能力、统筹能力和组织能力都很不错。我相信业务部门也会欢迎这样的人才。”
听到这里李隆笑了,他听出柳明丽肯定做了功课,说:“你都是想好出路了才来和我聊的。”
柳明丽摇头:“其实我没有想到很合适的岗位,但是我真的很想去试试。也不妨和您说心里话,确实我有私心。现在您要调任,或许是我换岗的最佳时机。如果您一直在建投,我老老实实跟着您干,也挺好。但是现在您要走,好事情都未知;调任的时候我离开,或许是最好的时机——您也知道,新领导一来,我更是走不了了。您今天不和我说这事儿,我也会明天找您主动提。”
柳明丽这话是看着李隆说的,眼神十分诚恳。李隆心里如有小石头掷入湖中,荡起圈圈涟漪。柳明丽要离开人力确实让他始料不及,她说出来后,他稍微想一想,也明白柳明丽离开的真实原因。理由情理之中,但这件事不好办。调令是下周一到,这两天要给她找一个好的岗位且安排好她离开后的工作,真不好办。
但人要走,强留是留不住的。心不在这里,人走是迟早的事。李隆对柳明丽多少还是有些怜惜之情。之前他想提柳明丽一把,至少在他走之前将她提到副部长的位置。奈何职场暗流涌动,出了发票一事,她失去了天时地利。这一点他是有愧疚的,他知道这事儿是谁干的,如果没有柳明丽忍气吞声地帮他挡了一剑,恐怕他调任集团的事没这么顺利。
但他始终没有表态,柳明丽说完后,两人之间又陷入了沉默。
他拿起筷子夹菜吃饭,柳明丽也不着急他的立刻回答。两人默默吃了一会儿,李隆问:“你有没有想去的方向?”
柳明丽知道他松口了,便道:“我想试试策划相关的工作,技术口子不合适的话,业务部门的管理岗也可以先试试。”
李隆说:“你这是给我出难题,这么短时间,我给你硬造一个岗位?要是我走之前专门给你设置一个岗位,别人会猜说我们之间有什么问题?”
柳明丽低头示弱:“我知道给李部长添麻烦了。但换岗,也就现在是最好的时机了。”
李隆放下筷子,叹气,再次挽留:“真要走?业务部门也不是那么好待的,离开熟悉的环境,你未必就会适应。”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