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是什么黑料了,就是白料也没有。
现在也不是运动员明星化的时期,更没有什么站姐买这些黑料。
那就只能说明眼前这记者有病,故意挑事儿。
这种时候,朱淇绝对不会落人话柄,这种问题只要顺着他的话题回答,就会落入对方的圈套,所以就不能回答。
于是,朱淇在这种时候就很喜欢反问:“首先很感谢你的提问,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十分好奇一件事。这位记者先生,你是体育记者吗?”
“是的。”男记者端着话筒,不明白朱淇为什么这么问。
但是在回答的时候,朱淇感觉到了他有一瞬间的犹豫。
朱淇流露出非常好奇的表情:“那你为什么总是问一些跟打球没关系的问题呢?你真的是体育记者吗?你之前从事的工作不会是房地产行业相关的吧?还要盘查一下家里几口人。”
男记者有点窘迫,笑容十分尴尬但还是嘴硬道:“我是体育相关记者。”
“那你问我几个跟球有关的。”我看看你的水平。
朱淇弹了弹手里的毛巾,一边叠一边像老师盯着小孩背书一样,看着男记者。
“嗯……你最后一局和沪海队的方淼打得非常焦灼,我想知道你面对自己的同屋室友,平时都说跟你关系很好的朋友,你打赢她有什么样的技巧吗?”
朱淇乐了:“首先,我和她的第六局并不算焦灼,最焦灼的是第五局。虽然最后一局第六局是决定胜负的场次,但是站在我们圈内人的角度来看,第六局一开始其实就已经拉开比分差距,我之前得分太多,到了中后期阿水实在没有办法追上,所以第六局不能称之为焦灼。其次,作为一个体育记者是不能问运动员战术相关问题的,因为要防止外协的人看了采访研究自己人。”
男记者嘴巴动了一下,好像没反应过来,但还是保持一副端庄的样子想要把话题再拉回到自己手里:“因为、嗯、因为我们这次是想要更多了解一些运动员在赛场外的生活……”
所以说,这就是压根没有认真好好看比赛的意思吗?
“但是我觉得你们只要关注赛场上的情况就够了,身为记者更多要注重正能量的传播而不是家长里短的鸡毛蒜皮。我认为你选择在一个国家级赛事里提问一个和比赛毫无相关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很滑稽的事情,难道我的成绩和努力不值得你的关注吗?”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男记者能说不是吗?
那个男记者本以为这个小女生才19岁,看起来这么稚气又年轻,再加上自己对运动员的刻板印象就是从小在外面打比赛,除了训练就是训练,没有接受过什么社会的毒打。
这类人涉世不深、心直口快,肯定很轻易就能套到一些有意思的话题。
但没想到朱淇反应这么快,而且还口齿伶俐。
男记者脑袋转了又转,想再继续询问点什么的时候,猫猫带着阿水换好衣服过来了。
“我们休息时间到了。”猫猫指着自己手腕上的时间,拉着朱淇往门外走。“不好意思,采访结束。”
眼看着比赛结束,运动员们开始依次离开,男记者知道这个计划不行,只能拿出手机打了一通电话。
“婶子,这事儿我真帮不了。我没这么大的能力,只是一个小专栏的小记者,哪儿能去管国家队运动员的事儿……”
电话另一端的女人十分焦急,连忙说:“不行啊大刘,我跟你妈这么多年的邻居,这个忙你一定得帮一帮……孩子怎么能不见自己亲爹呢?帮我们一家人团聚,你也是办了件好事儿啊,我跟你叔一定好好感谢你……”
男记者也很无语。
如果真是什么一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