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灵恩知道教练是在暗示自己,如果明天碰到的是朱淇,也要全力以赴。
但昔灵恩不太明白,教练说的“和自己抢”是什么意思……
第四局开始。
杰米的欧式弧圈球也亮出来了。
因为角度和日式弧圈球有区别,一开始朱淇接的时候先当成了上旋球。
后来发现欧式弧圈球在弹起来的时候会微微往左边倾斜。
大概率是因为杰米在拉弧圈球的时候,有一个前冲的角度在里面。
人人都知道,进攻性拉球最重要的就是两点。
一个是用胶皮与球的摩擦来制造旋转,一个是用球板撞击球的角度,来让球在推动过程当中飞回去。
二者缺一不可。
正常情况下来说,拉球是先摩擦后撞击。
摩擦的程度越多,对球进行的旋转塑造就越多,然后再撞击把球弹出去。
像朱淇这样的顶尖选手,完全能够做到摩擦和撞击同时进行,所以她在击球的时候声音一般都是比较短促和清脆的“啪”。
但杰米的球,声音和朱淇不一样。
“她”在击球的时候,声音很沉,是非常震耳朵的一声“咚”。
前三局的时候,朱淇一直没想明白什么样的击球角度能够发出这样的声音。
一开始朱淇还以为是杰米的体格太过强悍,所以击球的声音与众不同。
等到第四局开始,杰米拼命地拿欧式弧圈球来攻击自己的时候,朱淇才反应过来杰米是先撞击、后摩擦。
这也怪不得杰米拉出来的弧圈球,弹起来的弧度比正常弧圈球矮一半。因为杰米先撞击之后球直接就飞出去了,给球施加的摩擦力不够。
朱淇想明白了这件事之后,突然开始生气。
虽说乒乓球技术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一说,只有谁强谁弱之分。
但是先撞击后摩擦,这属于公认的不规范拉球方式。
国家队开始全员练习弧圈球的时候,教练组们也针对这一点进行过探讨,后来发现弧圈球就是应该先摩擦后撞击,才能打出最高的质量和最高的上台率。
不管是朱淇也好、猫猫也好,还是男队那群练弧圈球的也好。哪怕是日本队的在原香,所有人在拉进攻球的时候都是以摩擦在前、撞击在后。
通过前三局的比赛,朱淇知道美国队的这几个教练其实水准也就那样。如果放在中国的话,可能连省队教练都不会聘用。
因为不管是优势还是劣势,美国教练都没有给杰米提供什么特别有用的技战术。之前丢分的原因也没有总结,之后同样的问题还会继续丢分。
而美国教练培养的杰
米居然能用这种不规范的拉球方法,整个美国队没有任何人提醒。
别说是女子赛事了。
就算是旁边的男子赛事,能挺过两轮都算杰米的祖上烧了高香。
但是杰米现在却能打到女单四强,这只能说明一件事。杰米之前赢了的那些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