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汗又速干,穿在身上像没穿一样。
运动员的工资和奖金分成,也远比国家队的球员高。
森宇南甚至有些庆幸自己当初去了港队,而不是进了国家队。
如果……他是觉得如果,有那么万分之一的可能,朱淇想要多赚一点奖金或者福利,去港队发展……
啪——
森宇南一抬手,吊了一个高球。
宋临州侧身打回头,防正手。
球没上台。
比分拉平。
【9:9】
“羚哥,稳住啊!”秦小八着急了,喊了一声。
因为是队内训练赛,没有教练在旁边指点,纯靠球员自己发挥。
但秦小八还是没忍住,嘴巴噼里啪啦地输出:“他就想跟你拉相持,你防他爆冲就行了。他发球很一般,打前三板……”
宋临州没说话,低头擦了一把汗。
宋临州没有练过弧
圈球,因为当时觉得直板拉弧圈球还是太困难了,很难塑造。
但是他接弧圈球,非常得心应手。
当年朱淇开始练弧圈球的时候,宋临州也只是主力层的边缘人物,完成自己的训练量后还会跑到女队这里给朱淇陪练。
作为弧圈球的最强代表人物,朱淇的球从最开始的不熟练,到后面的上台率极高。
宋临州都陪同着一起经历过。
直板想要打弧圈球,要给弧圈球加很多削球的手感在里面。
这就意味着宋临州每次拉球的时候都会身体后仰、手臂大开、向后蓄力再挥出。
整套动作大开大合,但也意味着会丢掉一部分速度。
看着宋临州每一次挥动球板的直板,朱淇想起了自己刚认识宋临州的时候。
那个时候宋临州处于男队主力层边缘,朱淇也在前往澳宫比赛的路上。
两个人都前途未知。
宋临州没想到坐在自己旁边的小女孩未来会成为乒乓球史上最年轻的大满贯;朱淇也没想到这个人未来会成为自己世运会上第一块金牌的搭档。
体育竞技最妙不可言的地方,就在于所有的未知都可以用努力来博得。
在那个冒着雾蒙蒙小雨的夜晚,所有人都走光了的训练馆中。
宋临州对她说,因为直板是中华之光嘛。
他想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不管怎么针对,中国都会有直板打得好的人。
那个时候,朱淇觉得这句话能和自己心中的一些思想产生共鸣,所以推荐了何千路来教他直板横打。
看着宋临州这一路走来,吃着比练横板的人要多两倍的苦,队里没有人质疑过宋临州对乒乓球的付出。
而现在,朱淇也从两个人的对拉中看出来了。
森宇南还是有些不服气的,想要通过打赢宋临州来证明,自己当初直板改横板没有错。
其实朱淇觉得这些男生的思想很多地方有些太钻牛角尖。
体育竞技本身就没有对错一说。
这场比赛打得没有意义。
朱淇不想看了,觉得无聊。
但双腿却直挺挺站在原地,没有要挪动的意思。
朱淇觉得秦小八的战术安排得很对,森宇南更擅长拉多板相持,宋临州的优势一直都是快球、前三板。应该在前三板就建立优势,不要给森宇南把球拉飞起来的机会。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