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水获得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第一个外号——乒坛魔术师。
也获得了央视新闻的一分钟单人超清镜头回放精彩集锦,还列入了年度十佳球之一的“蝴蝶双刀”名场面。
朱淇长舒一口气,感觉自己肺管里堆积的病气都散了一大半。
太好了,最后一场了。
随着女单比赛的双方球员退场,另一边的进场区大门再次打开。
一个年轻青年屹立在聚光灯下缓缓抬头,灯光沿着他的背脊,慢速运转到他身后的名字。
QinShang
China
秦小八晃了晃肩膀,看了一眼与自己同时进场的森宇南,又看了一眼球童正在清理满地汗渍的赛场,这里是自己老姐和队友们刚刚奋斗过的赛场。
现在,轮到他来接管了。
第179章 利雅得世运会-混团敢给他一个决胜局……
在最后一场男单开始之前,朱淇回到了场外指导的位置上。
猫猫打完女双之后,腰都直不起来了,被寸指导拉走去针灸,现在估计还没拔针。
大熊的膝盖也伤了,下场的时候都一瘸一拐。因为膝盖的髌骨磨损太严重,整个膝盖被队医用绷带缠着。两条腿只能直蹦蹦地挺着,瘫坐在最靠近外面的凳子上观看比赛。
因为男双和女双都输了,大熊的情绪也很低落,都做好如果中华队晋级失败自己先以死谢罪的打算了。
结果现在打到了第五场。
大熊虽然不能站起来,但是手没有闲着,不知道从哪儿摸来了两个充气棒,在旁边碰撞加油鼓劲儿。
秦小八和森宇南的比赛,其实大家还是有些担心的。
倒不是说谁的技术更胜一筹,反而越是旗鼓相当的时候,越是让人紧张。
“从之前小八和森宇南的胜率来看,俩人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五五开,咱们大家多给他鼓鼓劲儿吧。”大熊瞧着赛场上的俩人在准备掷硬币的样子,心里早就念了几十遍阿弥陀佛了。
运动员也分很多种类型,有的运动员在家里打的时候特别出挑,但是一到赛场上的时候就容易露怯。这种球员比较偏内向,不太能适应比赛场地诸多观众的氛围。
但是秦小八属于人来疯的那种类型,人越多反而打得越好。
这可能也是因为秦小八从小跟着他姐到处打比赛养成的习惯吧,早就已经适应了这种人群非常多的氛围,甚至很多时候如果场外的球迷都在喊他的名字,反而状态能发挥得更好。
以前秦小八年纪小,过了二十岁长开了之后,队里很多教练还会开玩笑地说秦小八跟他姐长得有点儿像,就是荣誉没他姐拿得多。
金莉莉有次碰见朱淇,还跟朱淇说她弟在韩国特别有名,很多韩国女孩不知道韩国运动员,但是都知道中华队的秦晌。
运动员人均宽肩窄腰、双开门,朱淇和阿水平时已经看习惯了,对这种体格已经审美疲劳了也没觉得什么。
但秦晌五官周正,小麦肤色又浓眉,还是个运动员。
以前朱淇骂秦小八的时候都是平视,后来莫名其妙变成了仰视,不知道什么时候秦小八的个头就超过了一米八。
再加上秦小八又是一身皮包肌,在训练馆练球的时候,老喜欢把衣服拉到胸口系个结露出八块腹肌、人鱼线。
非常符合韩女的审美。
之前打韩国公开赛的时候,场外百分之八十都是韩女,每个人都字正腔圆地喊着秦晌的名字。
男队有几个小球员还恶作剧地跟韩媒说秦晌在国家队的外号叫小八,让韩女球迷以后再喊就喊小八。
但在阿水的纠正后,韩女们才没把小八喊成西八。
在秦小八上场之前,石革特地跑到候场室跟秦小八说了一句话:“你小子,这场好好打,打赢了你就是八哥,打输了你就是西八。”
秦小八重重点头:“您就放心吧!”
话虽这么说,但真的站在球桌旁边,秦小八才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个压力死死压在他的肩膀上,让他第一次发球就出现了一个细微失误。
那就是超底线极速奔走发球擦了一点网。
朱淇坐在佛爷旁边,听到了擦网的声音。
果然,对面的森宇南立刻抬手,要求这个球重发。
第二个发球就正常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