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琢出了声,低磁的嗓音穿梭在优美的旋律里,他问:“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是什么意思?”
看来谢琢是真的看了她的朋友圈,这是她的签名。
“讲宝钗的。”她告诉他:“我喜欢这句话,我的座右铭。”
谢琢听着,少顷,极淡地一笑说:“又换新的了?”
“……”
她悄然一顿,视线下落,看他游刃有余地打着方向盘,聚焦在男人清晰的掌骨与修长的手指上。
苏玉纳闷地思索,跟他说过座右铭的事情吗?
拐了个弯,谢琢利落地把方向盘收紧,看了她一眼,等她后话。
她没提座右铭,给他讲了薛宝钗的事迹,讲她动机如何,为人如何。
“总之,守拙的意思就是审时度势,不要外露锋芒,这一点值得学习。”
在她讲述的轻言软语中,谢琢想起,苏玉从前也给他讲过一本书,沈从文的《边城》。
谢琢后来把这书看了,在飞往波士顿的飞机上。很薄的书籍,很短的故事。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那一套,淡淡的蓝黄色拼接封面。很标准的高考用书。
朦胧的感情总需要许多的隐喻,他看得不是很透彻,而大同小异的结局投射到真实的生命体验里,不由地落下一点忧伤。
这种忧伤,一如她当年讲故事时的口吻。
苏玉现在不忧伤了,她明快许多,头头是道。就像在辩论赛场上,不掺杂多余的主观意识,逻辑先行。
车里随机到一首歌,是Coldplay的《The Scientist》。
这首歌在她的账号上播放了大概有一两千遍,她每次听,都会想起谢琢在雪中回头看她的样子。
苏玉在歌声里,喃喃:“你还记不记得有一次,我们……”
她说一半,又打住了。
他问下去:“我们什么?”
苏玉已经不太想提了,草率地应道:“就有一次,学校放这个歌,我们两个走在一起。”
谢琢轻轻颔首:“嗯。”
苏玉没想他能记得,他大概只是敷衍地应一声,为了不让她的话掉地上。
苏玉又假意从容问:“以前的事你还记得吗?”
他想了想:“一部分。”
“跟我有关的部分呢?”
谢琢稍作沉默,她从他无波无澜的双眼和平淡的神色里看不出什么,片刻却听见他出其不意地说了句:“我回答过这个问题。”
有吗?
苏玉当时并不明白他话里的含义,她茫然地,以求索的眼神看向谢琢。
但他没有说别的了。
于是,只当是她遗漏了他们某一段相处的细节,而这细节又恰好被他捡起,揣进了回忆。
-
吃饭的地方在徐一尘的单位附近,他外出一趟还挺复杂的,需要请假审批,也是这个原因,苏玉基本上没打扰过他。
这几年逢年过节,他似乎也没怎么回过平江,六亲缘浅的人,一夕远走,就无可避免地淡去了故乡的分量。
所以这回碰面,徐一尘神清气爽地往包间里一坐,看见苏玉就止不住笑:“好久没见了,学霸!”
他壮实了很多,看起来一个能打五个,笑容阳刚。
苏玉端正地围桌坐下,也淡淡地笑:“那我要喊你什么,准司令吗?”
“别别别别别。”徐一尘吓得手都摇出幻影了,“这话可不能乱说。”
苏玉笑意更深:“有没有一点志气?”
徐一尘是成熟了不少,但性子还是容易害羞,腼腆地摸摸后脑勺,“你跟谢琢过来的吗?”
苏玉点头:“对。”
她说:“他晚一步,要停好车才上来。”
正说到这儿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